[发明专利]重组聚合酶、编码基因、制备方法、载体、试剂盒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0453.1 | 申请日: | 2021-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平;马立新;王飞;倪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70;C12N15/62;C12P19/34 |
代理公司: | 重庆纵义天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72 | 代理人: | 舒梦来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聚合 编码 基因 制备 方法 载体 试剂盒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重组聚合酶、编码基因、制备方法、载体、试剂盒及应用,重组聚合酶来源于Thermus aquaticus YT‑1菌株中的Taq DNA聚合酶蛋白序列N端以柔性连接序列共价连接蛋白Cl7而得到的杂合DNA聚合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或该序列经替换、缺失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酸形成的具有同等功能的氨基酸序。本发明表达载体pET30a‑Cl7‑Taq转化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得到目的蛋白Cl7‑Taq。本发明大大提高TaqDNA聚合酶在PCR核酸扩增的持续合成能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组聚合酶、编码基因、制备方法、载体、试剂盒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大规模测序及基因诊断的快速发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核酸扩增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PCR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克隆、基因组测序以及临床诊断等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推动了精准医疗领域的发展,加速了基因与遗传病相关性的研究。在生物学研究、医学检验、法医鉴证及农业等相关领域,核酸的扩增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PCR技术利用反应温度的循环变化来实现目的序列的变性、复性和延伸,能够在2-3小时之内实现目的序列的指数级扩增。然而,PCR技术也面临很多方面的局限性,血液和组织样本不能直接用于PCR反应,需要进一步提取DNA,限制了PCR技术的快速应用。
近些年,在DNA、RNA合成的分子生物学领域有许多的研究进展,许多在体内核酸扩增过程中发挥重要辅助作用的蛋白被相继发现。有研究表明,将Sso7d与来源于DNA聚合酶I家族和II家族的高温DNA聚合酶共价连接,能够显著提高高温DNA聚合酶的持续合成能力。在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应用q-PCR、RT-PCR、数字PCR,以及ARMS-PCR技术来检测癌症基因、以及流感病毒的诊断与筛查等。因此,Taq DNA聚合酶在PCR诊断、原位PCR和司法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PCR核酸扩增过程中,常常使用Taq DNA聚合酶促进扩增。Taq DNA聚合酶是来源于Thermus aquaticus YT-1菌的提取酶。天然的Taq DNA聚合酶的持续合成能力不高,也就是说该聚合酶与模板结合一次能催化的聚合反应数目较少。如何改进Taq DNA聚合酶,提高持续合成能力,加快PCR核酸扩增速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Cl7是一种来源于大肠杆菌的非特异性DNA结合蛋白。因此,将Cl7与DNA聚合酶Taq共价连接或许能够为DNA聚合酶的改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PCR技术也面临很多方面的局限性,血液和组织样本不能直接用于PCR反应,需要进一步提取DNA,限制了PCR技术的快速应用。
(2)天然的Taq DNA聚合酶的持续合成能力不高,该聚合酶与模板结合一次能催化的聚合反应数目较少。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现有的Taq DNA聚合酶在对底物的灵敏性不高,对应的灵敏度高的突变体现在还没找到,目前市面上的Taq DNA聚合酶大多达不到对体液或者样本直接进行检测的目标。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Cl7是一种DNA结合蛋白,本发明将该蛋白融合在Taq DNA聚合酶的N端后,提高了Taq DNA聚合酶对底物的结合能力,使得原本的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能发挥出来,从而达到用Cl7-Taq重组DNA聚合酶能够直接检测体液或者血液样本中的目标基因。从而实现利用该酶进行疾病检测和诊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组聚合酶、编码基因、制备方法、载体、试剂盒及应用,具体涉及一种Cl7-Taq重组DNA聚合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045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面膜制备工艺及中药面膜
- 下一篇:一种抗裂性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