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容耦合式天线的CT检测装置及天线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4073.5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0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超;徐圆飞;李保磊;刘念;翟利;梁丽华;李华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H01Q1/22;H01Q1/3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吴利芳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容 耦合 天线 ct 检测 装置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容耦合式天线的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T探测器、旋转盘、电容耦合式天线和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CT探测器用于采集被检测物体的X射线信号,通过所述电容耦合式天线将所被检测物体的X射线信号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CT探测器和所述电容耦合式天线安装在所述旋转盘上;
所述电容耦合式天线为电路板制成的天线,所述电路板基材的材料包括:聚乙烯和/或聚四氟乙烯;
所述电容耦合式天线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所述电容耦合式天线围绕所述旋转盘的外边缘上,信号输出端和信号输入端相互接触,形成信号传输通路;
所述电路板还包括:插件、上铜箔走线和下铜箔走线;
所述插件、所述上铜箔走线和所述下铜箔走线设置在所述基材上;
所述插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一端;
所述插件一端连接所述上铜箔走线,另一端连接下铜箔走线;
所述电路板为双层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长度大于2m;
所述双层电路板的电路分别设置在所述基材两侧;
每一侧的电路包括:插件、上铜箔走线和下铜箔走线;
所述插件上集成有通信模块;
所述装置还包括:编码器和传送带;
所述编码器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并跟随所述传送带移动;
所述编码器用于采集所述传送带的移动数据,并将所述移动数据传输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移动数据包括:所述传送带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时间;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停止指令,确定所述传送带处于停带状态;并根据所述电容耦合式天线传输的X射线信号、所述移动数据和预设的倒带时间,对停带前后被检测物体的图像进行拼接;
CT探测器采集被检测物体的第一图像对应的X射线信号,通过电容耦合式天线将第一图对应的X射线信号像传输至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对应的X射线信号,确定第一图像;
数据处理单元根据外部输入的停止指令,确定被检测物体是否停止移动,在确定被检测物体停止移动时,数据处理单元根据第一图像,确定在预设的检测范围内是否存在被检测物体;
在预设的检测范围内存在被检测物体时,数据处理单元通过编码器控制传送带先倒带,以使被检测物体离开预设检测区域,再控制被检测物体进入预设检测区域,并通过CT探测器和电容耦合式天线获取被检测物体的第二图像;最后,数据处理单元对第一图像和第二图像进行拼接,得到被检测物体的完整图像;
在预设的检测范围内不存被检测物体时,数据处理单元通过编码器控制传送带沿靠近射线源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铜箔走线的厚度为:0.1mm-0.2mm;
所述上铜箔走线铜箔宽度为:4mm-7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铜箔走线的厚度为:0.1mm-0.2mm;
所述下铜箔走线铜箔宽度为:3cm-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板的厚度为1m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材的厚度为0.7mm-1.0mm。
6.一种电容耦合式天线的制作方法,制备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CT检测装置的电容耦合式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选择;
确定上铜箔走线的厚度和宽度、下铜箔走线的厚度和宽度以及基材厚度;
将所述上铜箔走线和所述下铜箔走线贴在所述基材上,得到电路板;
在所述电路板的顶面和底面贴上绝缘膜,得到所述电容耦合式天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40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