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重加密技术的点对点加密通讯方法以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6570.9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0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汪德嘉;张齐齐;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付盾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郭放;许伟群 |
地址: | 210018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重 加密 技术 点对点 通讯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重加密技术的点对点加密通讯方法以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信息发送节点获取通讯信息节点列表,根据所述通讯信息节点列表,分别随机选择所述通讯信息节点列表中的通讯节点作为入口节点、中间节点和出口节点,分别与信息接收节点、入口节点、中间节点和出口节点通过密钥协商技术生成对应的对称密钥,依次通过所述信息接收节点对称密钥、出口节点对称密钥、中间节点对称密钥以及入口节点对称密钥对通讯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多重加密通讯密文,将所述多重加密通讯密文和通讯节点信息通过通讯节点发送到所述信息接收节点。本申请解决了现有即时通讯方法导致用户的个人隐私被泄露、服务器易被攻击,导致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重加密技术的点对点加密通讯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即时通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通过互联网多个用户之间可以即时传递文字、文档、语音与视频进行交流,虽然通过互联网进行通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现有的互联网通讯技术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在互联网中,通讯数据是以明文形式进行传播和存储,容易导致数据泄露,影响通讯安全,虽然目前通讯加密技术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均是通过中心化服务器进行通讯,导致通讯信息可追踪以及封堵,同时服务器还会遭受恶意攻击和控制,严重威胁用户的个人隐私和通讯信息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重加密技术的点对点加密通讯方法以及系统,以解决现有即时通讯方法导致用户的个人隐私被泄露、服务器易被攻击,导致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重加密技术的点对点加密通讯方法,应用于信息发送节点,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通讯信息节点列表;
根据所述通讯信息节点列表,分别随机选择所述通讯信息节点列表中的通讯节点作为入口节点、中间节点和出口节点;
分别与信息接收节点、入口节点、中间节点和出口节点通过密钥协商技术生成对应的信息接收节点对称密钥、入口节点对称密钥、中间节点对称密钥和出口节点对称密钥;
依次通过所述信息接收节点对称密钥、所述出口节点对称密钥、所述中间节点对称密钥以及所述入口节点对称密钥对通讯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多重加密通讯密文;
将所述多重加密通讯密文和通讯节点信息通过通讯节点发送到所述信息接收节点;
所述通讯节点信息包括入口节点信息、中间节点信息、出口节点信息以及信息接收节点信息;
所述信息接收节点为所述信息发送节点指定的通讯信息的接收方。
所述信息发送节点将所述多重加密通讯密文和通讯节点信息通过通讯节点发送到所述信息接收节点,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信息发送节点将所述多重加密通讯密文和通讯节点信息通过通讯节点发送到所述入口节点;
所述入口节点通过所述入口节点对称密钥对所述多重加密通讯密文进行解密,得到一次解密通讯密文;
所述入口节点将所述一次解密通讯密文和通讯节点信息发送给所述中间节点;
所述中间节点通过所述中间节点对称密钥对所述一次解密通讯密文进行解密,得到二次解密通讯密文;
所述中间节点将所述二次解密通讯密文和通讯节点信息发送给所述出口节点;
所述出口节点通过所述出口节点对称密钥对所述二次解密通讯密文进行解密,得到所述通讯信息;
所述出口节点将所述通讯信息发送给所述信息接收节点;
所述信息发送节点将自身节点信息添加到所述通讯信息节点列表中,并将所述通讯信息节点列表上传到区块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付盾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付盾区块链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通付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5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