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模内铆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8376.4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05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蔡洁榆;陈楚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坤胜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00 | 分类号: | B21D28/00;B21D35/00;B21D39/00;B21D43/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东莞领航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5 | 代理人: | 曾祥辉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铆接 工艺 | ||
1.一种冲压模内铆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冲小凸包(2):先将原来的主产品(1)放在第一传送机构上向右传送,在主产品(1)的指定位置传送到冲床下方时,控制冲床用第一组冲模冲压主产品(1),在其表面冲出向上拱起的小凸包(2)以及贯穿的折弯成型避位孔(3);
步骤二、左上弹片(4)进料:将弹片带(5)用第二传送机构向前传送,在弹片带(5)上的左上弹片(4)传送到冲床的第二组冲模正下方时停下,同时控制第一传送机构将主产品(1)向右传送,直至主产品(1)上的小凸包(2)移动至冲床的第二组冲模正下方时停下;
步骤三、左上弹片(4)铆压:左上弹片(4)传送到指定位置后,控制冲床带动第二组冲模向下冲压前侧一组小凸包(2),将其顶部压平,并使其展开,将左上弹片(4)固定在主产品(1)表面;
步骤四、右弹片(6)进料及铆压:左上弹片(4)铆压结束后,控制第一传送机构将主产品(1)向右传送至下一工位,同时下一组小凸包(2)传送至该位置,然后第二传送机构带动右弹片(6)传送至该位置,然后重复步骤三,用第三组冲模将后侧一组小凸包(2)压平,并使其展开,将右弹片(6)固定在主产品(1)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内铆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带(5)包括右弹片(6)和左上弹片(4),所述右弹片(6)和左上弹片(4)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料带(8),所述定位料带(8)上开设有与小凸包(2)相适配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内铆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弹片(6)和左上弹片(4)的定位料带(8)均连接在同一条引导带(9)上,且右弹片(6)和左上弹片(4)沿引导带(9)交错分布,所述引导带(9)被夹持于第二传送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内铆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凸包(2)分为前后两组,前面一组固定左上弹片(4),后面一组固定右弹片(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内铆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折弯成型避位孔(3)处于主产品(1)折弯部分的边线处,所述右弹片(6)和左上弹片(4)上均设置有多个弹片,且折弯成型避位孔(3)处于其中两片弹片之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内铆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与步骤四中,第二组冲模与第三组冲模在左右水平方向上位置一致,但前后错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内铆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冲模设置与第二组冲模与第三组冲模的左侧,分处于不同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冲压模内铆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产品(1)的左端设置有两组燕尾型凸起(10),且主产品(1)的右端开设有与燕尾型凸起(10)相适配的燕尾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坤胜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坤胜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83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矮化古桩盆景的快速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冲压模内激光焊接一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