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压装线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2537.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6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向明;俞柏浩;郝贤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铭柯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27;B23P19/10;B07C5/34;B07C5/36;B05C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心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转向 自动 压装线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转向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压装线及其工作方法,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衬套上料机构、转向节上料机构和衬套压入机,衬套上料机构和转向节上料机构分别位于衬套压入机的两侧,转向节上料机构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向节,该汽车转向节自动压装线,通过衬套上料机构对衬套进行输送和转向节上料机构对转向节进行输送,替代了传统的工人将转向节和衬套放在指定的位置,若存在有不良品的转向节,通过不良品卸料机构进行工作,进而将转向节推出输送设备,且避免了使用侧推机构,节约了设备的成本,若为正常的转向节,通过涂油装置对转向节进行涂油,且涂油的程度容易把控,避免了后续对衬套压入时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节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压装线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转向节与衬套组合方式,往往是通过工人将转向节和衬套放在指定的位置,再通过衬套压入机将衬套压入到转向节上,但通过这种方法往往会浪费工人大量的时间,且若存在有不良品的转向节,往往需要工人将转向节推出输送设备,也会浪费工人大量的时间,且若为正常的转向节,还需要工人对其进行涂油,更加浪费工人时间,且涂油的程度难以把控,为后续的衬套压入造成影响,且通过工人对衬套进行夹取和放置也会浪费工人大量的时间。
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620980418.8;公开了转向节衬套压装机,包括台架,台架上安装有旋转支架装置,转向节安装在旋转支架装置上,并使衬套孔垂直向上,在台架上方设压力杆,压力杆通过快换夹头连接油缸,压力杆的底端连接压头与磁铁,磁铁将转向节衬套吸附在压头上,油缸传递液压至压头上,使转向节衬套压装在转向节的衬套孔内。该方案公开了通过工人将转向节和衬套放在指定的位置,再通过衬套压入机将衬套压入到转向节上的方法,但还是要工人将衬套和转向节放置到压入机上。
该方案具有以下缺点:
1、通过工人将转向节和衬套放在指定的位置,再通过衬套压入机将衬套压入到转向节上,但通过这种方法往往会浪费工人大量的时间。
2、存在有不良品的转向节,往往需要工人将转向节推出输送设备,浪费工人大量的时间。
3、若为正常的转向节,还需要工人对其进行涂油,更加浪费工人时间,且涂油的程度难以把控,为后续的衬套压入造成影响。
通过工人对衬套进行夹取和放置也会浪费工人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压装线及其工作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汽车转向节自动压装线,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的衬套上料机构、转向节上料机构和衬套压入机,衬套上料机构和转向节上料机构分别位于衬套压入机的两侧,衬套上料机构上设置有若干个衬套,转向节上料机构上设置有若干个转向节;
衬套压入机包括导正定位机构、下压机构和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地面上,用于挤压衬套的下压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架的顶部,用于对转向节进行定位的导正定位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架的中部;
衬套上料机构包括衬套顶升机构、CCD视觉检测装置、衬套送料机构和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衬套送料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台的台面中部,且若干个衬套均匀的放置在衬套送料机构上,用于顶升衬套的衬套顶升机构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台上,且衬套顶升机构位于衬套送料机构的外侧,用于对衬套位置进行检测的CCD视觉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台上,用于对衬套进行夹取的衬套上料机器手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衬套顶升机构包括电动滑台、支撑方管和单向弹性臂,支撑方管呈竖直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台上,电动滑台固定安装在支撑方管上,单向弹性臂固定安装在电动滑台的滑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铭柯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铭柯智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2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