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7280.4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7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孟永刚;孙玲;辛贤举;孙文;王军;陈浩;罗毅;张小乐;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H02K11/21;H02K5/18;H05K7/20;H02P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驱动 控制 结构 | ||
1.一种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电机驱动轴相反轴向布置的散热底座、第一~第三电子控制单元和盖部,散热底座被电机尾部端面和盖部夹持固定,第一~第三电子控制单元固定于散热底座和盖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盖部,其端面上形成有电源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
第一电子控制单元,其用于对外部电源进行防反滤波处理,其形成第一冗余电源供给第二电子控制单元,其形成第二冗余电源供给第三电子控制单元;
第二电子控制单元,其接收外部信号执行电机冗余控制、外部通讯和信号监测;
第三电子控制单元,其用于执行电机驱动、保护和采集电机工作状态;
散热底座,其用于对所述容置空间和第三电子单元散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子单元两侧形成为完全对称结构;
和/或,第三电子单元两侧形成为完全对称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盖部的冗余电源连接器与第一电子控制单元焊接,盖部的信号连接器无接触的穿过第一电子控制单元焊接到第二电子控制单元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信号连接器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连接器、点火信号连接器和CAN通讯连接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子控制单元形成有冗余的MCU、电源处理电路、电机驱动芯片、电机处理电路、传感器处理电路、CAN通讯电路和ECU交叉监测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子控制单元上焊接有鱼眼端子,鱼眼端子另一端插接第三电子控制单元;
或,第三电子控制单元上焊接有鱼眼端子,鱼眼端子另一端插接第二电子控制单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电子控制单元边缘位置形成有导向孔,通过导向孔限制第二电子控制单元组装位置和方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电子控制单元采集电机工作状态包括但不限于电机位置传感器信号、电机温度和电机电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电子控制单元具有两路电机位置传感器芯片,所述两路电机位置传感器芯片布置在第三电子控制单元中心,正对电机磁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底座和第三电子控制单元之间形成有导热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散热底座形成为圆盘结构,且至少所述圆盘结构侧壁的一部分露出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72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