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7280.4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7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孟永刚;孙玲;辛贤举;孙文;王军;陈浩;罗毅;张小乐;芦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33 | 分类号: | H02K11/33;H02K11/21;H02K5/18;H05K7/20;H02P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焦天雷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驱动 控制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包括:沿电机驱动轴相反轴向布置的散热底座、第一~第三电子控制单元和盖部,散热底座被电机尾部端面和盖部夹持固定,第一~第三电子控制单元固定于散热底座和盖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盖部端面上形成有电源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第一电子控制单元用于对外部电源进行防反滤波处理,其形成第一冗余电源供给第二电子控制单元,其形成第二冗余电源供给第三电子控制单元;第二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外部信号执行电机冗余控制、外部通讯和信号监测;第三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执行电机驱动、保护和采集电机工作状态;散热底座用于对所述容置空间和第三电子单元散热。本发明组装时不需要考虑安装方向能避免电子控制单元安装混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EPS控制器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在智能驾驶方向的快速发展,对EPS控制器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冗余设计是提高EPS控制器安全性其中一项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增加冗余电子控制单元提高EPS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但是由于冗余设计方案相当于将两套传统非冗余ECU安装在同一结构中,增加了大量的结构和器件,使得电子控制单元占用面积有了较大的增加,受限于车内安装空间的限制,需要提高电机驱动控制结构的布置效率并减小其尺寸。
在冗余设计中,两个独立的ECU同时控制执行机构并相互监测,两部分硬件结构几乎完全相同。还有冗余设计是采用两块独立的ECU,为了有效区分ECU避免混淆,通常需要采用专门的防护措施,比如为两个ECU各赋予一个唯一的识别码(ID)用于生产、装配和追踪,现有的冗余设计会带来生产工序复杂度提高,并增加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该简化形式的概念均为本领域现有技术简化,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相对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装配和追踪,能避免ECU安装混淆发生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驱动控制结构,包括:沿电机驱动轴相反轴向布置的散热底座、第一~第三电子控制单元和盖部,散热底座被电机尾部端面和盖部夹持固定,第一~第三电子控制单元固定于散热底座和盖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盖部,其端面上形成有电源连接器和信号连接器;
第一电子控制单元,其用于对外部电源进行防反滤波处理,其外部形成第一冗余电源供给第二电子控制单元,其形成第二冗余电源供给第三电子控制单元;
第二电子控制单元,其接收外部信号执行电机冗余控制、外部通讯和信号监测;
第三电子控制单元,其用于执行电机驱动、保护和采集电机工作状态;
散热底座,其用于对所述容置空间和第三电子单元散热。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第一电子单元两侧形成为完全对称结构;
和/或,第三电子单元两侧形成为完全对称结构。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盖部的冗余电源连接器与第一电子控制单元焊接,盖部的信号连接器无接触的穿过第一电子控制单元焊接到第二电子控制单元上。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信号连接器包括但不限于传感器连接器、点火信号连接器和CAN通讯连接器。
可选择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电机驱动控制结构,于:第二电子控制单元形成有冗余的MCU、电源处理电路、电机驱动芯片、电机处理电路、传感器处理电路、CAN通讯电路和ECU交叉监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7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