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酶催化合成琥珀酸氯霉素的工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7379.4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38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胡惜朝;李自永;邓萌;范艳利;周双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13/02 | 分类号: | C12P13/02;C07C231/24;C07C233/18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逯雪峰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合成 琥珀酸 氯霉素 工艺 方法 | ||
1.一种酶催化合成琥珀酸氯霉素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氯霉素和琥珀酸酐在生物酶催化下反应生成琥珀酸氯霉素:
将氯霉素和琥珀酸酐混溶入溶剂中,再加入水解酶,水浴控温30-50℃进行混合反应,监测至氯霉素转化完毕,则停止反应;回收酶催化剂,反应溶液加活性碳脱色,抽滤,滤液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得白色固体产物;
所述琥珀酸酐和氯霉素的摩尔比为1-1.2:1;所述水解酶为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CALB,所述水解酶的加入量为氯霉素质量的10%-20%;
步骤二、精制:
向步骤一所得白色固体产物中加入良溶剂,室温搅拌至溶解,然后缓慢加入不良溶剂;缓慢降温至0~5℃,恒温静置,析出白色针状晶体,过滤,所得晶体50℃真空干燥2小时得精制产品;
所述良溶剂为甲醇;所述不良溶剂为水;所述良溶剂与不良溶剂的体积比为1:1,所述良溶剂和不良溶剂的总加入量为所述白色固体产物质量的8-12倍;
步骤一中,所述溶剂为丙酮;
步骤一中,在所述混合反应之前,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吸水剂;所述吸水剂为分子筛,所述吸水剂的加入量为溶剂质量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酶为固定化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水浴控温40℃进行混合反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混合反应是在釜式搅拌反应器、酶填充固定床反应器或摇床中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精制的具体过程为:在20~40℃条件下,先加入甲醇搅拌溶解琥珀酸氯霉素白色固体产物粗品,然后缓慢加入纯净水,再缓慢降温到0~5℃,最后静置2~6小时析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师范学院,未经洛阳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73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