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模块和充电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8624.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孔优;张程飞;徐利雄;金学军;袁江辉;曹伟;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13/629;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常莹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模块 充电 装置 | ||
1.一种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1),被配置为固定安装;
滑动套(2),所述滑动套(2)与所述基体(1)滑动配合,同时所述滑动套(2)的第一端(21)被设置在所述基体(1)内的第一弹性件(5)顶紧,所述滑动套(2)的第二端(22)配置有容纳触头(3)的容纳空间;
触头(3),所述触头(3)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同时所述触头(3)被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第二弹性件(6)顶紧,所述第二弹性件(6)提供复位力;
止位件(4),所述止位件(4)被设置在所述基体(1)上并位于所述触头(3)的一侧,所述滑动套(2)受外力朝向所述止位件(4)滑动时,所述止位件(4)阻止所述触头(3)跟随所述滑动套(2)移动;
在插接过程中, 滑动套(2)与插入模块的插入端触碰先完成某一连接端子的对接,而后完成触头(3)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2)的第二端(22)设有避让孔(2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包括基座(11)和固定套(12),所述基座(11)和固定套(12)均被配置为固定安装,所述固定套(12)内滑动安装所述滑动套(2),所述基座(11)和所述滑动套(2)之间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2)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弹性件(5)的环形槽(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头(3)包括滑动座(31)和固定在所述滑动座(31)上的触针(32),所述滑动座(31)滑动装配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滑动座(31)的第一端(21)朝向所述止位件(4),所述滑动座(31)的第二端(22)被所述第二弹性件(6)顶紧。
6.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被配置为母端,其中,所述滑动套(2)内还配置有母端接地触头(25),所述触头(3)被配置为母端信号触头(3a);
公端,所述公端包括公端插头(7),所述公端插头(7)的连接端面上配置有公端接地触头(71)和公端信号触头(72),所述公端接地触头(71)与所述母端接地触头(25)的连接距离小于所述公端信号触头(72)和母端信号触头(3a)的连接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插头(7)的外周面上配置有公端电极环(73),所述母端的固定套(12)内部配置有母端电极环(121),所述公端电极环(73)和母端电极环(121)的连接距离小于所述止位件(4)到所述母端信号触头(3a)的距离以使电极连接在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信号触头(72)被配置为导电片,多个所述公端信号触头(72)环绕在所述公端接地触头(71)的周围。
9.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被配置为母端,其中,所述母端的固定套(12)内部配置有母端电极环(121),所述触头(3)被配置为母端信号触头(3a);
公端,所述公端包括公端插头(7),所述公端插头(7)的外周面上配置有公端电极环(73),所述公端插头(7)的连接端面上配置有公端信号触头(72),所述公端电极环(73)和母端电极环(121)的连接距离小于所述止位件(4)到所述母端信号触头(3a)的距离以使电极连接在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的接入口处设置有环状分布的第一密封件(13)和第二密封件(14),且所述第一密封件(13)和第二密封件(14)在所述母端的轴向方向上设置间距,初始状态下,所述滑动套(2)与所述第一密封件(13)形成紧密配合,所述公端插入时先与所述第二密封件(14)形成紧密配合而后与所述滑动套(2)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86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