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模块和充电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8624.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8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孔优;张程飞;徐利雄;金学军;袁江辉;曹伟;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13/629;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常莹莹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模块 充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连接模块和充电连接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固定安装的基体、与基体滑动配合的滑动套、触头和止位件,滑动套被优选为圆柱形,滑动套的第一端被设置在基体内的第一弹性件顶紧,滑动套的第二端配置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内可滑动地配置有触头,触头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负责提供复位力的第二弹性件顶紧,触头的一侧设置止位件,止位件被设置在基体上,滑动套受外力朝向止位件滑动时,止位件阻止触头跟随滑动套移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连接器不能仅靠机械结构来满足各连接端子接触顺序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连接模块和充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侧方充电是新能源汽车主流充电形式,其具有操作方便、功率大等诸多优点。伴随着电池容量的提高以及用户对充电时长的敏感程度的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功率也随之增长,从而对线缆的使用也趋于更大规格,造成现如今充电器越来越重,可操作性降低,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尤其是商用车领域,更青睐于自动充电代替手工插拔,但常规充电器形状不规则,定位精度不高,同时功率没有足够大,造成自动充电实用性不强,所以有必要对现有充电连接器进行改进,将其用于自动充电桩上,在增加功率的同时,提高容错率,在定位精度不高的情况下仍然可保证充电的可靠性及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连接器不能仅靠机械结构来满足各连接端子接触顺序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模块,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模块,包括:基体,被配置为固定安装;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与所述基体滑动配合,同时所述滑动套的第一端被设置在所述基体内的第一弹性件顶紧,所述滑动套的第二端配置有容纳触头的容纳空间;触头,所述触头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同时所述触头被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第二弹性件顶紧,所述第二弹性件提供复位力;止位件,所述止位件被设置在所述基体上并位于所述触头的一侧,所述滑动套受外力朝向所述止位件滑动时,所述止位件阻止所述触头跟随所述滑动套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套的第二端设有避让孔。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包括基座和固定套,所述基座和固定套均被配置为固定安装,所述固定套内滑动安装所述滑动套,所述基座和所述滑动套之间配置所述第一弹性件。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套形成有容纳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环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触头包括滑动座和固定在所述滑动座上的触针,所述滑动座滑动装配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滑动座的第一端朝向所述止位件,所述滑动座的第二端被所述第二弹性件顶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包括:上述的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被配置为母端,其中,所述滑动套内还配置有母端接地触头,所述触头被配置为母端信号触头;公端,所述公端包括公端插头,所述公端插头的连接端面上配置有公端接地触头和公端信号触头,所述公端接地触头与所述母端接地触头的连接距离小于所述公端信号触头和母端信号触头的连接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公端插头的外周面上配置有公端电极环,所述母端的固定套内部配置有母端电极环,所述公端电极环和母端电极环的连接距离小于所述止位件到所述母端信号触头的距离以使电极连接在先。
进一步地,所述公端信号触头被配置为导电片,多个所述公端信号触头环绕在所述公端接地触头的周围。
本发明又提供了一种充电连接装置,包括:上述的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被配置为母端,其中,所述母端的固定套内部配置有母端电极环,所述触头被配置为母端信号触头;公端,所述公端包括公端插头,所述公端插头的外周面上配置有公端电极环,所述公端插头的连接端面上配置有公端信号触头,所述公端电极环和母端电极环的连接距离小于所述止位件到所述母端信号触头的距离以使电极连接在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86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