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氧化锆齿科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9446.6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高勇;刘策;王允强;高笑;李园园;王全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48 | 分类号: | C04B35/48;C04B35/622;C04B41/87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赵真真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锆 齿科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氧化锆齿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锆盐、钇盐、铝盐、镧盐溶液中的至少两种在高压反应釜中混合,加入有机酸制备凝胶溶液,加入无机碱中和;
(2)将中和产物脱氯、脱钠后进行微波晶化预处理,得到前驱体;
(3)将所得前驱体煅烧,得到煅烧料;
(4)向煅烧料中加水和分散剂,研磨得到浆料,向浆料中加入粘合剂和脱模剂混匀搅拌,然后进行喷雾造粒,得到氧化锆齿科造粒粉;
(5)将造粒粉干压、等静压成型后得到氧化锆齿科块生坯;
(6)将齿科块生坯浸泡在染色液中,然后烘干后得到氧化锆染色生坯;
(7)将氧化锆染色生坯进行预烧处理,然后加工成适当的尺寸;
(8)将加工后的义齿进行高温烧结,然后进行修整加工,最终得到所述的氧化锆齿科材料;
步骤(1)中,锆盐溶液为氧氯化锆或硫酸锆的溶液;钇盐溶液为三氯化钇或硝酸钇的溶液;铝盐溶液为三氯化铝、硝酸铝或硫酸铝的溶液;镧盐为三氯化镧、硝酸镧或硫酸镧的溶液;在高压反应釜混合时,加热温度为140~160℃,保温时间为4~6小时;步骤(2)中,微波晶化预处理时,处理温度为400~800℃,保温时间为1~3小时;
步骤(6)中,染色液成分为Fe2O3或CeO2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浸泡时间为30~60分钟;烘干温度为80~120℃,烘干时间为4~12小时;
步骤(3)中,所述煅烧料:T+C相≥95%;杂质含量:Cl-≤10ppm,Na2O≤30ppm,Fe2O3≤10ppm,TiO2≤10ppm,CaO≤10ppm,SiO2≤6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锆齿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有机酸为质量分数20%的2,4,5-三甲氧基苯甲酸或柠檬酸溶液,有机酸加入量以溶质质量计,为氧化锆、氧化钇、氧化铝和氧化镧至少两种氧化物总质量的10%;无机碱为氨水或氢氧化钠溶液,pH值控制在8-11;分别以溶质氧化物的质量计,烧结后化学成分中,(氧化锆+氧化铪):氧化钇:氧化铝:氧化镧的质量比为89.25-96:4-10:0-0.25:0-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锆齿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煅烧温度为1000~1200℃,煅烧时间为2~6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锆齿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水量与煅烧料质量比为1:1,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铵,加入量为煅烧料的0.3%~1%,研磨至d50=0.2~0.8μm;粘合剂为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丙三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脱模剂为水溶性蜡乳液或硬脂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以质量百分数计,煅烧料:粘结剂:脱模剂=94.7-99.6:0.3-5:0.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锆齿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干压成型压力为60~150MPa,等静压成型压力为150~300M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锆齿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预烧温度为1000℃~1200℃,保温时间为0.5h~3h;步骤(8)中,高温烧结温度为1450℃~1550℃,保温时间为2~6h,升温速率为5~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944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