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配电线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0879.3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献志;李铁成;陈天英;严敬汝;张卫明;刘清泉;郭少飞;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8;G01R19/10;G01R29/1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秦敏华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网发电 系统 配电 故障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配电线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配电线的第一端的电流作为第一电流,采集配电线的第二端的电流作为第二电流;分别计算第一电流的序分量和第二电流的序分量;考虑光伏系统弱馈电特性,根据第一电流的序分量计算第一电流对应的第一差动判断量;根据第二电流的序分量计算第二电流对应的第二差动判断量;根据第一差动判断量和第二差动判断量判断配电线是否出现故障。本发明提供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配电线的故障检测方法可以充分考虑光伏系统的弱馈电特性,根据配电线的序电流判断配电线是否发生故障,提高故障判断的准确性,进而保障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配电线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接入配电线用于连接光伏系统与交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接入配电线出现故障,会直接影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目前检测接入配电线故障的常用方法为纵联差动保护法,纵联差动保护法需要根据固定的差动保护整定值判断配电线是否存在故障,然而由于接入配电线两端的电源强度差异较大,整定值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的故障情况,纵联差动保护过程中容易出现拒动或误动现象,灵敏度低,准确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并网发电系统中配电线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线故障检测准确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配电线的故障检测方法,所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系统、并网逆变器、配电线和交流系统;所述配电线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系统连接,所述配电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的直流端连接所述光伏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所述配电线的第一端的电流作为第一电流,并采集所述配电线的第二端的电流作为第二电流;
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电流的序分量和所述第二电流的序分量;
考虑光伏系统弱馈电特性,根据所述第一电流的序分量计算所述第一电流对应的第一差动判断量;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流的序分量计算所述第二电流对应的第二差动判断量;
根据所述第一差动判断量和所述第二差动判断量判断所述配电线是否出现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配电线的故障检测装置,所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包括光伏系统、并网逆变器、配电线和交流系统;所述配电线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系统连接,所述配电线的第二端与所述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的直流端连接所述光伏系统,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配电线的第一端的电流作为第一电流,并采集所述配电线的第二端的电流作为第二电流;
序分量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所述第一电流的序分量和所述第二电流的序分量;
差动判断量计算模块,用于考虑光伏系统弱馈电特性,根据所述第一电流的序分量计算所述第一电流对应的第一差动判断量;并根据所述第二电流的序分量计算所述第二电流对应的第二差动判断量;
故障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动判断量和所述第二差动判断量判断所述配电线是否出现故障。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08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塔环形室防污染系统及其防污染方法
- 下一篇:补湿溶剂过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