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输送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1975.X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莆田市荔城区聚宝隆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22 | 分类号: | B65G23/22;B65G23/30;B65G43/08;B65G45/04;F16H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输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输送系统及方法,其结构包括差重装置、定位孔、固定底座、马达,固定底座设于马达底部两端,且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马达内部上端与差重装置底部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本发明差重装置通过联动机构啮合驱动轴进行转动,承压机构能够根据产品重量对变速组件进行不同压力的控制,进而根据差重变化来控制马达的变速调整,并且在承压机构升降的过程中对维护组件底部进行了施压,最终带动内部内置转盘进行贴面托块的润滑灌装,确保对输送带轴的及时保养供应,避免重物输送过程中出现摩擦损耗,提高了输送带轴的传动精度。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9月11日,申请号为CN201910857940.5的发明名称为一种采用差重变速原理的模块化输送系统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模块化输送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输送系统主要用于工厂的批量生产工序中,且输送系统也不仅仅针对于某个特定产品的应用,能够对各式各样不同重量的产品使用,随着科技的进步,输送系统也慢慢进行了模块化,马达是输送系统中的核心装置,在对不同重量的产品进行输送驱动时需要工作人员在控制器上进行数据调整。市面上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问题:
现技术的输送系统马达识别性较低,不能根据产品的重量差异进行变速调整,并且在差重较大的产品输送过程中对于内部的保养供应不能及时的输出,无法对输送带轴的损耗及时的降低,有待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输送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技术的输送系统马达识别性较低,不能根据产品的重量差异进行变速调整,并且在差重较大的产品输送过程中对于内部的保养供应不能及时的输出,无法对输送带轴的损耗及时的降低,有待优化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模块化输送系统及方法,其结构包括差重装置、定位孔、固定底座、马达,固定底座设于马达底部两端,且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马达内部上端与差重装置底部通过嵌合方式相连接,定位孔设有两个以上,且分别安装于固定底座左右两端,并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差重装置包括承压机构、变速组件、联动机构、驱动轴,驱动轴右端贯穿设于马达内部左端,马达顶部设有安装变速组件的凹槽,承压机构底部与变速组件顶部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驱动轴通过联动机构与承压机构内部左端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承压机构包括受压板体、输送带轮、输送带轴、维护组件,输送带轴平行设于受压板体内部中间位置,受压板体中部两端分别设有维护组件,维护组件顶部与输送带轴左右两端贴合连接,输送带轮设有三个,且通过套合方式均匀等距设于输送带轴表面,输送带轴一端与联动机构啮合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变速组件包括模块插片、支撑罩、内置主机、支撑柱,模块插片顶部与维护组件底部相连接,支撑柱设有四个,且通过贯穿方式均匀等距分布于支撑罩表面四端,支撑罩底部与内置主机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模块插片设有两个,且下端通过贯穿方式与内置主机内部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联动机构包括传动皮带、扩充轮组、永压顶杆,传动皮带底部与驱动轴通过啮合方式相连接,永压顶杆左右两端分别与扩充轮组扣合连接,扩充轮组与传动皮带内部两侧贴合连接,传动皮带上端与输送带轮啮合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维护组件包括分油圈、内置转盘、灌装拨片、驱动压轴、贴面托块、内置油槽、装配盘,内置转盘设于装配盘内部中间位置,驱动压轴与内置转盘中部套合连接,分油圈设于装配盘内部外侧,且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内置油槽设于分油圈与内置转盘之间,并为一体化结构,灌装拨片设有两个以上,且均匀等距分布于内置转盘外侧,贴面托块底部与装配盘顶部固定连接,分油圈左右两端与贴面托块内部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莆田市荔城区聚宝隆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莆田市荔城区聚宝隆厨房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1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梯度复合材料铸件的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生产用打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