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A柱结构及一种车辆和该A柱结构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2230.5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3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姜潮;雷飞;张天昊;邱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25/04 | 分类号: | B62D25/04;B62D27/02;B23P1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惟盛赟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8 | 代理人: | 黄敏华 |
地址: | 41008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结构 车辆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A柱结构及一种车辆和该A柱结构的制造方法,针对本发明汽车A柱结构来说,其为一体挤压成型的空腔结构,空腔沿A柱本体轴向分布,并在空腔内设置管件,管件沿空腔轴向分布,A柱本体与管件为弯曲配合。针对本发明车辆来说,包括上述的A柱结构,针对本发明制造方法来说,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将挤压模具连接在挤压设备上;S2:将铝合金铸锭加热;S3:挤压装置挤压铝合金铸锭进行挤压;S4:牵引挤压件;S5:铝合金转化成挤压件。S6:将管件嵌入A柱本体中再对整体结构进行拉弯或将管体和A柱本体分别进行拉弯再将管件嵌入A柱本体。本发明有利于汽车轻量化设计,强化A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A柱结构。
本发明还涉及包括上述A柱结构的汽车。
本发明又涉及上述A柱结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A柱是指汽车前挡风玻璃左右两侧的支撑柱,该支撑柱下端连接车身下车体,上端延伸至与汽车B柱相连。作为乘员舱的重要支撑结构,其本身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性能来保障车身结构的整体性能。一旦汽车发生碰撞时,A柱会起到将碰撞冲击力传递至汽车后部的作用,因此其结构本身必须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性能来保护乘员舱不会被破坏。
尽管A柱采用空腔式的结构,但A柱内部无支撑,存在刚度不足及冲击吸能不足的缺点,在碰撞过程中容易发生焊点开裂,从而造成钣金折弯,对乘员舱形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A柱结构,其具有足够的刚度,能抵抗冲击,不易变形,碰撞过程中,避免焊点开裂,能够保障乘用车室内安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包括上述汽车A柱结构的车辆,其能够保障乘用车室内安全,其A柱具有更高的刚度。
针对本发明汽车A柱结构来说,其为一体挤压成型的空腔结构,空腔沿A柱本体轴向分布,并在空腔内设置管件,管件沿空腔轴向分布,A柱本体与管件为弯曲配合。
一体挤压成型能保障整体刚度,防止碰撞过程中,A柱碰散,管件布设在A柱本体空腔内,进一步提升刚度,A柱本体和管件弯曲配合,使管件和A柱本体连接更为紧密,不易滑脱,弯曲状态的A柱本体和管件,在承受碰撞时,拱形的结构抵抗冲击的能力更好。
作为本发明汽车A柱结构进一步的改进,汽车A柱结构在挤压成型时,形成了网络状的截面形式。
网络状的截面形式,能够形成A柱本体内部的网络状加强筋结构,有利于强化A柱本体内部。
作为本发明汽车A柱结构进一步的改进,管件与空腔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使管件紧密连接在空腔中,结构更加紧凑,不易滑脱。
作为本发明汽车A柱结构进一步的改进,A柱本体具有至少3个与车身下车体连接的第一连接处;至少3个与汽车B柱进行连接的第二连接处。
第一连接处使A柱本体便于与车身下车体连接,连接更为紧密,有利于装配,第二连接处使A柱本体便于与B柱连接,有利于装配。
作为本发明汽车A柱结构进一步的改进,A柱本体具有至少一个与前挡风玻璃连接的第一连接面;至少一个与前门密封条连接的第二连接面;至少一个第三连接面和至少一个饰板安装孔与A柱饰板连接。
有利于安装其他车身部件,便于装配,加强连接。
作为本发明汽车A柱结构进一步的改进,A柱本体1由铝合金材料挤压成型。铝合金挤压成型,有利于形成轻量化的车身。
作为本发明汽车A柱结构进一步的改进,管件为高强钢管,其屈服强度在1000Mpa以上。高强钢管便于提高A柱刚度,优选屈服强度在1000Mpa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2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动力系统换挡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小型自弹隐蔽式身份证读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