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卷装塔型筒纱及其电子成型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89980.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3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边火丁;吴杰;朱家骏;张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墨攻人工智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47 | 分类号: | B65H54/547;B65H54/44;B65H54/28;B65H57/06;B65H57/14;B65H57/28;B65H63/00;B65H51/04;B65H51/3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卷装塔型筒纱 及其 电子 成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大卷装量的塔型筒纱,包括纱筒(1)和成卷筒纱(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卷筒纱(12)由下至上逐层卷绕在纱筒(1)上;每一层成卷筒纱(12)均呈尖端朝上的锥形;
该塔型筒纱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纱线经超喂轮、导纱器连接到纱筒(1)的底部;
步骤二、进行塔型筒纱的卷绕;
2-1.塔尖成型阶段;该阶段中,纱线在纱筒的底部卷绕形成锥形状;导纱器的起始动程XStart为0,终止动程XEnd随当前纱线卷绕层数Lt的变化而变化,如下式(1)所示;
其中,Lt表示当前纱线卷绕层数,θ表示锥形纱卷的轴截面底角,dmax表示纱卷最大直径,Lmax表示在塔尖成型阶段的满筒卷绕层数;
超喂轮(6)的角速度ωF跟随导纱器位置ht的变化而变化,如式(2)所示;
其中,dF表示超喂轮直径,Td表示单层纱线厚度,ht表示导纱器所在位置,a表示收卷超喂牵伸比,d0表示纱筒的空筒直径;
2-2.塔身成型阶段,该阶段中,纱线围绕纱筒堆叠形成塔身状;导纱器起始动程XStart与终止动程XEnd随塔绕层数变化,计算方法如式(3)所示:
超喂轮(6)的角速度ωF跟随导纱器位置ht的变化而变化,如式(4)所示;
卷绕完成后,超喂轮(6)、纱筒和导纱器均停止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卷装量的塔型筒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卷筒纱(12)在纱筒(1)上的绕卷过程分为塔尖成型阶段和塔身成型阶段;具体如下:
a.塔尖成型阶段;先将纱线的端部连接到纱筒的底端;再将纱线按层在纱筒底部卷绕出锥形纱卷;随着卷绕的持续,锥形纱卷逐渐变大,直到锥形纱卷的底面直径达到预设的纱卷最大直径dmax;
b.塔身成型阶段,在保持锥形纱卷的锥形面形状不变的情况下,逐层向上卷绕纱线,形成塔型筒纱;塔型筒纱逐渐变高,直到塔型筒纱的高度达到预设的纱卷最大高度hma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卷装量的塔型筒纱,其特征在于:成卷筒纱的任意一层的轴截面底角θ的取值范围均为3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卷装量的塔型筒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筒(1)包括底盘和圆筒;圆筒的底端与底盘顶面的中心位置固定;成卷筒纱(12)呈塔形,下部呈圆柱形,上部呈锥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卷装量的塔型筒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卷筒纱采用32支包芯纱;单层成卷筒纱的轴截面底角θ=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卷装量的塔型筒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纱线经过张紧,且在超喂轮上卷绕两圈。
7.一种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方法;该成型装置包括机架(2)、收卷电机(3)、导纱轮(5)、超喂轮(6)、导纱器、导纱杆驱动装置(9)、导纱杆驱动电机(10)和超喂电机(11);机架(2)上安装有纱筒放置位,由于固定纱筒(1);纱筒(1)由收卷电机驱动;导纱轮(5)、超喂轮(6)均安装在机架上;超喂轮(6)由超喂电机驱动;导纱器由导纱器驱动装置带动进行上下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2)上安装有张紧夹(4)。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纱器包括导纱杆(7)和导纱环(8);导纱环(8)固定在导纱杆(7)的顶端;所述导纱器驱动装置包含步进电机、同步轮和同步带;上下排布的两个同步轮均支承在机架(2)上,且通过同步带连接;导纱杆的底端与同步带通过连接板固定;其中一个同步轮由步进电机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墨攻人工智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墨攻人工智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998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