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缘分析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0804.3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2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童显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7 | 分类号: | G06F16/2457;G06F16/248;G06F16/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汪琳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缘 分析 数据 可视化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数据可视化领域,应用于智慧企业领域中,涉及一种血缘分析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可视化请求,并对响应数据可视化请求,确定当前血缘数据对象是否存在依赖节点;若存在,获取各依赖节点的递归层数,并基于血缘坐标算法和递归层数生成基于当前血缘数据对象的血缘关系图,其中,递归层数是指当前血缘数据对象通过依赖节点逐层向上,查找到数据源节点的递归次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血缘分析数据的可视化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此外,本申请还涉及区块链技术,所述血缘数据对象数据还存储于区块链中。采用本方法平衡了各子节点多的节点位置,使得交叉线条大大减少,明显改善了复杂血缘关系的可视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可视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缘分析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数据管理领域,数据血缘分析的使用场合比较频繁。数据血缘的研究对象可能是数据表中各字段的来源和对其他表的影响,也可能是批作业中各基础数据表的来源和对后继批作业的影响。
易用的血缘分析极其依赖直观友好的可视化方式的呈现,但是,当血缘关系复杂度提升到4层传递依赖,依赖关系达到30个以上,血缘图往往会变成一个复杂的网状图,无法满足直观可见的基本要求。
传统技术中有通过python的networkx包绘制网络图,通过这种方式画出的图都存在节点随机,具有每次生成的血缘图不固定,线条交叉严重,无法直观查看出节点之间关联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血缘分析数据的可视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生成的血缘图不固定,线条交叉严重的技术问题。
一种血缘分析数据的可视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的数据可视化请求;并
响应所述数据可视化请求,从所述数据可视化请求中确定需要可视化的数据源节点,并根据所述数据源节点从数据对象表中确定对应的血缘数据对象,作为当前血缘数据对象;
确定当前所述血缘数据对象是否存在依赖节点;
若存在,获取各所述依赖节点的递归层数,并基于血缘坐标算法和所述递归层数生成基于当前所述血缘数据对象的血缘关系图,其中,所述递归层数是指当前所述血缘数据对象通过依赖节点逐层向上,查找到数据源节点的递归次数。
一种血缘分析数据的可视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的数据可视化请求;以及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数据可视化请求,从所述数据可视化请求中确定需要可视化的数据源节点,并根据所述数据源节点从数据对象表中确定对应的血缘数据对象,作为当前血缘数据对象;
依赖模块,用于确定当前所述血缘数据对象是否存在依赖节点;
可视化模块,用于若存在,获取各所述依赖节点的递归层数,并基于血缘坐标算法和所述递归层数生成基于当前所述血缘数据对象的血缘关系图,其中,所述递归层数是指当前所述血缘数据对象通过依赖节点逐层向上,查找到数据源节点的递归次数。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上述血缘分析数据的可视化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血缘分析数据的可视化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08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