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城市轻轨地铁用直流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1102.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1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琴;高天修;张俊霞;毛剑颖;余宇;田德鑫;吴俊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3/44 | 分类号: | H01B3/44;H01B7/02;H01B7/17;H01B7/18;H01B7/28;H01B7/285;H01B7/288;H01B7/29;H01B7/295;H01B13/06;H01B13/14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551206 贵州省黔南布***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联 聚乙烯 绝缘 城市 轻轨 地铁 直流 电缆 | ||
1.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城市轻轨地铁用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铜导体(1)、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膨胀型阻水带(3)、铝塑粘结综合护层(4)、低烟无卤阻燃内护层(5)、防鼠蚁层(6)以及外护套(7);
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包覆着所述铜导体(1),所述膨胀型阻水带(3)包覆着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2),所述铝塑粘结综合护层(4)挤包包覆着所述膨胀型阻水带(3),所述低烟无卤阻燃内护层(5)绕包包覆着铝塑粘结综合护层(4),所述防鼠蚁层(6)绕包包覆着所述低烟无卤阻燃内护层(5),所述外护套(7)挤包包覆着所述防鼠蚁层(6);
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由以下原料按份组成:改性聚乙烯75-100份、硅酮5-8份、长链烷基改性聚硅氧烷3-5份、硅烷交联剂1-2.5份、交联助剂0.5-1份、稳定剂0.5-1份、复合抗氧化剂0.5-0.8份和润滑剂0.5-1份;
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的制备方法为:
(1)将聚乙烯、硅酮、长链烷基改性聚硅氧烷、硅烷交联剂、交联助剂和稳定剂依次放入混合机中,在140-150℃下进行熔融共混,混合机转速为300-500r/min,混合时间15-20min,得到可交联聚乙烯基体;
(2)将可交联聚乙烯基体、交联剂、交联助剂、润滑剂和进行混合并进行交联成型,得到交联聚乙烯原料;
(3)将交联聚乙烯原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挤出时挤出机各段温度为200-300℃,螺杆转速为200-300r/min,喂料机转速为20-30r/min,得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所述交联聚乙烯绝缘层为厚度1.2mm;
所述长链烷基改性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为:将50-70份羟基硅油、15-20份长链烷基三烷氧基硅烷、0.5-1份有机碱催化剂、20-45份乙醇混合均匀后,在85-120℃温度条件下加热反应3-5小时后,冷却,加入0.5-2.5份终止剂直至中和,制得含活性硅羟基键的长链烷基改性聚硅氧烷;
所述外护套由以下原料按份组成:甲基乙烯基硅橡胶50-55份,天然橡胶22-25份、抗氧剂0.1-0.8份、光热稳定剂2-4份、有机磷阻燃剂1-13份、碳酸镁钙20-50份、有机硅阻燃剂1-7份、紫外线吸收剂2-5份;
所述膨胀型阻水带为三层结构,包括基体层、吸水层与保护层,所述基体层与交联聚乙烯绝缘层相接触,所述吸水层位于所述基体层与保护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城市轻轨地铁用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四[甲基-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2,2′-硫代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乙酯]或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十八碳醇酯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城市轻轨地铁用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为交联聚丙烯酸聚合物、高吸水材料蒙脱土、丙烯酰胺、云母粉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城市轻轨地铁用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聚乙烯醇薄膜、聚酯薄膜、聚氨酯薄膜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城市轻轨地铁用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塑粘结综合护层的内侧安装有铝箔屏蔽,且所述铝箔屏蔽与所述铝塑粘结综合护层通过强力胶粘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城市轻轨地铁用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型阻水带中,其绕包的重叠率不小于带宽的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城市轻轨地铁用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微晶石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联聚乙烯绝缘城市轻轨地铁用直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烟无卤阻燃内护层由低烟无卤阻燃玻纤带绕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新曙光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110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