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噪声定向主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1787.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9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建敏;郭其威;吴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K11/178 | 分类号: | G10K11/178;G10K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噪声 定向 主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噪声定向主动控制方法,使用如下器件组成的控制系统:比较传感器,参考传感器,控制器,信号处理器,功率放大器,次声源;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确定噪声源发出噪声的控制点或区域,把比较传感器置于控制点,调整次声源方向,使其轴线对准比较传感器的位置,根据所需控制噪声的区域,调整次声源的发射角,使其发出的声波能够覆盖所要控制的噪声区域;
(2)把参考传感器得到的信号,经控制器进行移相放大和相关的处理,然后送到信号处理器进行载波调制,再把调制波经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推动次声源发出有指向性的声波;
(3)用比较传感器检测控制点的声压级是否达到控制目标,如果没达到,把比较传感器信号反馈到控制器,通过控制器调整输入信号处理器的信号大小,经功率放大器推动次声源,调节次声源声压级的大小,直到比较传感器测得的控制点声压级达到控制目标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定向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噪声源有移动时,比较传感器和次声源的位置跟随噪声源同步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噪声定向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相或机械方式对次声源进行指向性调节,以实现对不同噪声控制点的跟踪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噪声定向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声源是根据参量阵原理设计的有源定向声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噪声定向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声源由超声波换能器阵列组成,通过发射以超声波信号为载波、调制信号为噪声控制信号的调制波,实现次声源声波的定向发射;其中,单个超声波换能器的直径是10—16mm,发射超声波频率是15—120KHz;所有超声波换能器紧密排列,超声波换能器的数量是几十到几万只,阵列的形状是圆形、六边形、矩形、正方形或椭圆形,或其中几种形状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定向主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为混响声场、直达声场或混响和直达声场皆有的噪声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17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