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微细超厚漆膜漆包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1832.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8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海;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田电工(台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1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吴静芝 |
地址: | 5292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厚漆 漆包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微细超厚漆膜漆包线,包括铜杆和绝缘漆层;所述铜杆为含氧量为180~230ppm的退火态低氧铜杆,铜杆直径为φ0.03mm;所述绝缘漆层均匀包裹在所述铜杆外;绝缘漆层的厚度为0.015~0.025mm。本发明可生产φ0.04mm以下规格NEMA:1000标准“超厚漆膜”漆包线,以满足电感元器件微型化、高耐压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微细超厚漆膜漆包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漆包线行业内NEMA:1000标准“超厚漆膜”漆包线最小规格为φ0.04mm;而φ0.04mm规格超厚漆膜漆包线已无法满足电子元器件日益微型化的需求。
符合NEMA:1000标准的φ0.04mm以下规格超厚漆膜漆包线生产过程中成品表面质量极难控制,且极易断线。部分企业尝试通过传统毛毡法或模具法生产φ0.04mm以下规格超厚漆膜漆包线;
传统毛毡法涂漆,采用涂漆滚筒供漆,每一道上漆量基本恒定,随着漆膜厚度的增加成品线材的表面质量和漆膜同心度将很难控制好,因此仅能生产一定厚度的漆包线。而模具法涂漆生产,生产过程断线频繁,生产效率极低。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超微细超厚漆膜漆包线及其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超微细超厚漆膜漆包线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超微细超厚漆膜漆包线,包括铜杆和绝缘漆层;
所述铜杆为含氧量为180~230ppm的退火态低氧铜杆,铜杆直径为φ0.03mm;
所述绝缘漆层均匀包裹在所述铜杆外;绝缘漆层的厚度为0.015~0.025mm。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漆层为聚氨酯漆层,聚氨酯漆采用180级聚氨酯漆,其涂漆时的使用粘度为20~25mp.s。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超微细超厚漆膜漆包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拉丝:选用含氧量在180~230ppm的φ2.6mm规格退火态低氧铜杆,通过多级拉丝,将铜杆拉制成φ0.03mm规格;
步骤二、涂漆:采用180级聚氨酯漆,使用粘度调至20~25mp.s,并通过涂漆装置对铜杆进行多道涂漆。
本发明所述的超微细超厚漆膜漆包线的制作方法,可生产φ0.04mm以下规格NEMA:1000标准“超厚漆膜”漆包线,以满足电感元器件微型化、高耐压的要求。
进一步地,在步骤一中,φ2.60mm规格的铜杆依次通过φ0.80mm、φ0.13mm、φ0.06mm、φ0.03mm规格的圆线模具进行拉制;且在φ0.80mm规格和φ0.13mm规格的圆线模具拉制后,分别通过退火装置进行退火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退火装置包括退火炉和冷却水箱;
所述退火炉垂直设置;所述退火炉的入口位于顶部,退火炉的出口位于底部;
所述冷却水箱内部装有冷却水,所述冷却水箱设置在退火炉的底部,且冷却水箱与所述退火炉的出口密封连接;所述冷却水箱设有出线口;
铜杆从退火炉的入口进入退火炉,进而从退火炉的出口进入冷却水箱,进而从冷却水箱的出线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田电工(台山)有限公司,未经松田电工(台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1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菘蓝种子脱皮分选设备
- 下一篇:一种远洋船舶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