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活垃圾分类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2676.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4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莫卓亚;邓琳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弓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0;B65F7/00;B65B6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贾培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研发五路1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 垃圾 分类机 | ||
本发明属于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机,包括机箱、输送机构、破袋机、筛选机、传送机构、识别相机、拾取机械手、多个垃圾桶和控制系统;破袋机和筛选机均设于第一支撑架上;输送机构设于机箱内,输送机构的一端延伸到投料口的下端,另一端延伸到破袋机的上方;传送机构设置在筛选机输出端,用于承接筛选机输出的垃圾;识别相机和拾取机械手沿着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为位于传送机构上方,多个垃圾桶设置在传送机构外侧;识别相机用于获取垃圾种类的信息,拾取机械手用于拾取传送机构的垃圾并放置到对应的垃圾桶内;控制系统用于读取和识别识别相机的信息和控制拾取机械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垃圾分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机。
背景技术
每个家庭每天都会产生较多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通常对社会环境危害较大;随着国家对垃圾分类的倡导,公民以及社会对垃圾分类的意识也逐步加强。但目前的现状,依然存在极大的家庭不会对垃圾进行分类,都是将可回收垃圾、厨卫垃圾等生活垃圾混合打包到一个垃圾袋中,再将垃圾袋丢弃到垃圾桶中,再由垃圾站将垃圾分选,或者直接对丢弃的垃圾进行焚烧或者填埋处理,进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损失,并且还会造成环境一定程度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机,旨在解决目前难以对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机,包括机箱、输送机构、破袋机、筛选机、传送机构、识别相机、拾取机械手、多个垃圾桶和控制系统;所述机箱内设置有封闭的腔体,所述机箱的侧板设置有投料口和清理门,所述机箱内设置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破袋机和所述筛选机均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破袋机的落料口位于所述筛选机的上方;所述输送机构设于所述机箱内,所述输送机构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投料口的下端,另一端延伸到所述破袋机的上方;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筛选机输出端,用于承接所述筛选机输出的垃圾;所述识别相机和所述拾取机械手沿着传送机构的输送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位于所述传送机构上方,多个所述垃圾桶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外侧;所述识别相机用于获取垃圾种类的信息,所述拾取机械手用于拾取传送机构的垃圾并放置到对应的所述垃圾桶内;所述控制系统用于读取和识别所述识别相机的信息和控制所述拾取机械手。
进一步,所述输送机构为提升机,所述输送机构的上端延伸到所述破袋机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破袋机包括料框、齿排、旋转轴和驱动件;所述料框的底部延伸有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的支撑脚,所述料框内设于开口朝上的腔体,底部设置有落料口,所述落料口位于所述筛选机的上方;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腔体的口部,所述旋转轴的外周分布有多排的撕袋齿;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旋转轴,用于驱动所述旋转轴旋转,所述齿排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口部,所述齿排的尖部朝向所述旋转轴,用于与旋转的所述撕袋齿撕裂垃圾袋。
进一步,所述筛选机包括两安装板、转轴、筛选轮、电机组件、网板和废水槽;两所述安装板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多根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两所述安装板之间;各所述转轴上均设置有多个的所述筛选轮,相邻所述转轴上的筛选轮之间设置有落料的间隙;所述电机组件连接各所述转轴,用于驱动各所述转轴同向旋转;所述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底部,用于承接所述筛选轮滚落的垃圾;所述废水槽设置在所述网板的底部,用于承接垃圾污水。
进一步,所述废水槽两端与所述机箱的两内壁贴合,所述废水槽的底部呈倾斜设置,所述废水槽的底部的低端还设置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延伸到所述机箱的外侧。
进一步,所述筛选轮呈多边形结构,各所述筛选轮的朝向相同设置。
进一步,所述传送机构和所述筛选机构平行设置在所述机箱内;所述筛选机的输出端还设置有转送机,所以转送机构的输出端延伸到所述传送机的输入端。
进一步,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隔板,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隔离在所述隔板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弓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弓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26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