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众包数据的多道路片段间的多线间的平滑连接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4172.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30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朱紫威;秦峰;王军;尹玉成;罗跃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6 | 分类号: | G06F17/16;G06F17/17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刘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多道 片段 多线间 平滑 连接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众包数据的多道路片段间的多线间的平滑连接方法与装置,获取直接连接的前后两段中的对应线段L1和线段L2,计算得到线段L1和线段L2的拟合输出线L0;计算首点偏差向量和尾点偏差向量根据首点偏差向量尾点偏差向量和拟合输出线L0上线点的个数N0计算首点偏差系数向量和尾点偏差系数向量根据首点偏差向量尾点偏差向量首点偏差系数向量和尾点偏差系数向量计算平移矩阵;根据平移矩阵平移得到输出线Lout;实现了两段中的同一条线光滑连续,在平滑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果线在两个道路片段中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精度地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众包数据的多道路片段间的多线间的平滑连接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当使用众包车道线数据进行城区道路的车道线采集数据的融合时,需要对使用了划分好道路和分段的车道线数据进行了片段内的车道线分类,并对同类线进行融合,对片段与片段之间的融合结果线的连接,对这些线进行直接连接时,片段与片段能够连接的线之间仍然可能存在连接处不光滑连续的情况产生,因此需要一种对直接连接进行平滑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众包数据的多道路片段间的多线间的平滑连接方法与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众包数据的多道路片段间的多线间的平滑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1,获取直接连接的前后两段中的对应线段L1和线段L2,计算得到所述线段L1和线段L2的拟合输出线L0;
步骤2,计算首点偏差向量和尾点偏差向量
步骤3,根据所述首点偏差向量尾点偏差向量和所述拟合输出线L0上线点的个数N0计算首点偏差系数向量和尾点偏差系数向量
步骤4,根据所述首点偏差向量尾点偏差向量首点偏差系数向量和尾点偏差系数向量计算平移矩阵;根据所述平移矩阵平移得到输出线Lout。
一种众包数据的多道路片段间的多线间的平滑连接装置,包括:拟合线输出模块、偏差向量计算模块、偏差系数向量计算模块和平滑线输出模块;
所述拟合线输出模块,用于获取直接连接的前后两段中的对应线段L1和线段L2,计算得到所述线段L1和线段L2的拟合输出线L0;
所述偏差向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首点偏差向量和尾点偏差向量
所述偏差系数向量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首点偏差向量尾点偏差向量和所述拟合输出线L0上线点的个数N0计算首点偏差系数向量和尾点偏差系数向量
所述平滑线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首点偏差向量尾点偏差向量首点偏差系数向量和尾点偏差系数向量计算平移矩阵;根据所述平移矩阵平移得到输出线Lout。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直接连接的结果作为输入,进行了拟合线的计算,通过输入线与拟合线之差求得了偏差向量;再使用线性插值或非线性插值的方法得到了偏差系数,从偏差向量以及偏差系数得到了平移矩阵,通过平移矩阵进行平移,最终得到输出结果线,实现了在对道路片段进行分段,分段道路片段进行车道线形点分类,分段进行融合,段与段之间进行直接连接判断后,使两段中的同一条线光滑连续,在平滑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结果线在两个道路片段中的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41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捆绑针线
- 下一篇:一种防水隔离磁力按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