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煤焦油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5124.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5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雷东卫;赵志利;张立龙;王宪沛;闫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4 | 分类号: | B01D11/04;B01D3/10;B01D3/00;C07C37/68;C07C3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小燕 |
地址: | 71006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煤焦油 提取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煤焦油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将低温煤焦油加入到溶剂A中搅拌加热萃取得到上层萃取液;二、将脱色剂加入到上层萃取液中加热搅拌分离得到滤液,然后加入溶剂B加热回流并经分馏分离得到混酚粗品;三、将混酚粗品溶于溶剂C中后加入三氯化铝协同‑络合得到滤饼;四、将滤饼加入到溶剂D后先滴加解络剂再滴加水进行解络得到上层液和下层液;五、后续加工得到粗酚油和聚合氯化铝。本发明在溶剂萃取法的基础上采取络合‑解络的方法,通过分步萃取和协同‑络合,有效去除了非酚类杂质,减少了酚类化合物的损失,提高了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收率,过程温和,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焦油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煤焦油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国家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更加重视。以煤焦油为原料制取石油代用品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是产煤大国,煤焦油作为炼焦工业和煤气化的副产品产量十分丰富,当前已达年产约2500万吨,其产生的低温煤焦油中含有价值较高的酚类物质,如能分离提取为合格的化工品,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内每年酚类化学品存在的市场缺口。酚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及化工中间体,在医药、染料等领域都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巨大。
低温煤焦油中粗酚的提取技术,目前可用于工业的唯一方法仍为NaOH碱洗法,但由于该方法消耗大量的酸碱溶液,设备损耗高,并且会产生大量含酚高盐废水,需要后续处理,因此,亟需开发一种环境友好且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分离技术。
文献中报道的低温煤焦油提酚方法还有:化学法、溶剂萃取法、低共熔法、离子液体萃取法、协同-络合萃取法等,各方法均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
1)化学法如氢氧化钠碱洗法,存在废水量大、设备腐蚀严重的问题;
2)溶剂萃取法主要包括过热水抽提法、盐类水溶液抽提法、醇类溶剂抽提法,其中,过热水抽提法能耗高和含酚废水量大,效率低;盐类水溶液抽提法研究较多,但因低温煤焦油成分复杂,所用盐类化学性质往往并不稳定,容易给抽提体系带入新的杂质,循环套用亦存在问题;醇类溶剂抽提法存在溶剂使用量大,易将部分沥青或其它与酚类化合物难以分离的物质同时萃取出来的缺陷;
3)低共熔法和离子液体萃取法还在探索阶段,因低温煤焦油成分复杂,二者的实用性及萃取剂套用还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
4)协同-络合法以葛宜掌等于1995-1996年公开的Ba2+离子沉淀法回收酚类技术为代表,文章指出该离子沉淀法对低温热解煤焦油170~210℃馏分中总酚回收率可达90%,与NaOH碱洗法相比具有提高酚类回收率和粗酚质量以及简化缩短工艺流程和减少酚类氧化损失等优点,但是迄今为止,仍没有该技术工业化应用的报道。
Ba2+沉淀法回收酚类原理为:利用酚类化合物可与Ba2+(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化合物沉淀的性质,采用“沉淀法”使之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再用酸溶沉淀使酚类游离出来,反应原理为:
酚类化合物的沉淀:
沉淀的分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低温煤焦油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在溶剂萃取法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络合-解络的方法,通过分步萃取和协同-络合,有效去除了非酚类杂质,减少了酚类化合物的损失,提高了低温煤焦油中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收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煤焦油中提取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溶剂萃取:将低温煤焦油加入到溶剂A中搅拌混合,然后加热至50℃保温萃取,降温至25℃后静置分离得到上层萃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元创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5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