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冷冻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5945.4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峰;刘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6 | 分类号: | C07K14/46;C12N15/12;C12N15/70;A01N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2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冷冻 保护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冷冻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对深海鱼类AFPⅢ采用人工重组的方法,按来源于pubmed的cDNA文库作为模板,cDNA序列被pET28a克隆载体编码扩增而得到pET‑28a‑AFPⅢ质粒。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BL21,采用不同温度和培养时间进行IPTG诱导,最终找到诱导条件最优的温度和培养时间获得靶蛋白的原核表达,经规模化纯化,最终可从200mL培养体积的宿主细胞中分离获得2.8mg AFPIII,产率为14mg/L,实现了抗冻蛋白的人工重组。该人工重组抗冻蛋白能作为生物冷冻保护剂,用于细胞、组织及器官的深低温保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及医学领域,涉及抗冻蛋白,具体涉及一种人工重组抗冻蛋白及其制备方和其作为生物冷冻保护剂之应用。
背景技术
几乎没有生物系统可以在没有冷冻保护剂(CPA)存在的情况下耐受冷冻降温和复温过程。CPA的选择是深低温保存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步骤。理想的CPA作用应该是迅速而均一地穿透入细胞而不引起过高的渗透压差,有效地结合细胞内水分而抑制冰晶的形成,并且是安全无毒或低毒的。高渗透能力和低分子质量是低温保存过程中CPA发挥保护作用的基础。因此,选择和优化深低温保存液的组成对于成功保存细胞或组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行结构复杂的器官的深低温保存,既要CPA均匀地渗透到各个部位,又要避免其浓度损伤和毒性损害是很困难的。但是器官深低温保存也具备一些有利因素:器官内部布满血管网,大量的毛细血管使器官内的渗透单位远较整体器官推测的数值小,细胞与毛细血管腔之间的距离很小,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气体等都能以扩散的方式通过。这些条件会促使溶液在灌注过程中有效地分布到整个器官内,而灌注液的成份及成份的变化率,也可通过梯度灌注被较准确地控制。因此,在器官冷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毛细血管的这种优势,必须先将所需要的细胞外CPA充分灌注到毛细血管网,使其进一步与细胞膜发生渗透作用,从而达到细胞内外的渗透平衡。
有效抑制冰晶形成是器官成功深低温保存的关键。零下温度形成的冰晶,会对器官组织细胞造成不可逆损伤。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s,AFPs),也称为温度迟滞蛋白,是一种在零下温度环境中抑制冰晶形成和冰晶之间发生重结晶的特殊功能蛋白,具有两种明显活性——热滞活性和重结晶抑制活性。AFPs存在于海洋、极地、高山等环境中的耐寒生物体内,包括深海鱼类、极地昆虫、高山植物、真菌和细菌等,可降低体液的冰点,维持自身非冰冻状态,如南极雪蚤的AFPs可使体液冰点降低6℃由于抗冻蛋白的温度迟滞性质,一些学者将抗冻蛋白应用于食品科学、农业等领域。有学者发现,AFPs在改善冻融食品的质量和产品的储存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由于抗冻蛋白的热滞活性和重结晶抑制活性,我们推测可将其作为一种冷冻保护剂应用于医学领域组织器官的深低温保存。目前,来源于深海鱼类的抗冻蛋白,经基因测序鉴定结构较为明确,根据其基因序列和结构特征可分为Ⅰ~Ⅲ型抗冻蛋白AFP和抗冻糖蛋白AFGP (见图1),且性质稳定。
目前,仅有一家公司可以提供商品化AFPIII,即A/F Protein Inc,公司位于美国和加拿大,公司网址为www.afprotein.com,AFPIII来源于深海鱼(Americanus)组织分离及提纯,售价为$10/mg,成本较高,同时由于生物制品的进口限制,限制了AFPIII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生物冷冻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冷冻保护剂为以下序列所示的重组蛋白:
MGSSHHHHHHSSGLVPRGSHMNQESVVATQLIPINTALTPIMMKGKVVTPMGIPFKEMSQIVGKQVNRAVPLGTTIMPEMVKGYAPN,即序列表中序列3所示的重组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59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