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6173.6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9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曲延涛;袁国军;刘阳;洪雅楠;周树立;庞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T1/02 | 分类号: | G01T1/02;G01T1/202;G01T1/24;G01T7/0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张成新 |
地址: | 1024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测量系统,其用于对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进行检测,其包括:
第一测量装置(20),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0)用于测量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γ剂量率;
第二测量装置(30),所述第二测量装置(30)用于测量大气中的放射线物质的α、β放射性活度;
无人机(10),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0)和所述第二测量装置(30)设置于所述无人机(10)上,所述无人机(10)在所述待测量空间区域飞行;
地面站(40),所述地面站(40)与所述无人机(10)之间通信连接,使得从所述地面站(40)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无人机(10)上的第一测量装置(20)和第二测量装置(30)进行测量,以及将测量获得的数据发送给所述地面站(40)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0)包括γ剂量率探测器,并设置成在所述无人机(10)到达测量区域,所述地面站(40)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γ剂量率探测器对该测量区域进行测量,并将测量获得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地面站(40),从而,获得该测量区域的γ剂量率并进行核素识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γ剂量率探测器为溴化镧探测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测量装置(30)包括泵(34),所述泵(34)被设置成,当所述无人机(10)到达测量区域,所述地面站(40)发出控制信息,以控制所述泵(34)对测量区域的大气进行抽取,使得被抽取的大气进入所述第二测量装置(30),以对被抽取的大气进行测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测量装置(30)还包括滤膜(32)以及α、β放射性活度探测器(31),所述滤膜(32)被设置成,使得被抽取的空气流经所述滤膜(32),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被所述滤膜(32)过滤,所述α、β放射性活度探测器(31)对所述滤膜(32)进行测量,以获得所述测量区域的α、β放射性活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测量装置(30)还包括流量计(33),所述流量计(33)对流经所述流量计(33)的气体量进行测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α、β放射性活度探测器(31)为钝化注入平面硅探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测量装置(30)包括两个钝化注入平面硅探测器以及一个反符合电路,所述两个钝化注入平面硅探测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反符合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人机(10)为可空中悬停的无人机。
10.一种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测量方法,其包括:
控制无人机(10)飞行至待测量区域;
控制所述无人机(10)携带的第一测量装置(20)和第二测量装置(30)开启测量作业,其中,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0)测量大气中的放射性物质的γ剂量率,所述第二测量装置(30)用于测量大气中的放射线物质的α、β放射性活度;
传送测量数据至地面站(4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无人机(10)到达测量区域,所述地面站(40)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测量装置(20)的γ剂量率探测器对该测量区域进行测量,并将测量获得的数据发送至所述地面站(40),从而,获得该测量区域的γ剂量率并进行核素识别。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γ剂量率探测器为溴化镧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61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电流电路
- 下一篇:一种生物可降解共聚酯的制备系统、制备方法及其共聚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