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司维拉姆的磷酸盐结合力的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9389.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6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解启慧;施亚琴;詹相;杜安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96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4 | 代理人: | 杨霞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 司维拉姆 磷酸盐 结合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司维拉姆的磷酸盐结合力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碳酸司维拉姆制剂与含磷酸根离子的人体小肠模拟溶液混匀,使碳酸司维拉姆与磷酸根离子充分结合,过滤,取滤液得到溶液A;S2、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溶液A中磷酸盐的浓度;S3、计算碳酸司维拉姆的磷酸盐结合力L=(P‑CA)V/M,其中,P为含磷酸根离子的人体小肠模拟溶液中磷酸根离子的浓度,单位为mmol/L;CA为溶液A中磷酸根离子的浓度,单位为mmol/L;V为含磷酸根离子的人体小肠模拟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M为碳酸司维拉姆的重量,单位为g。本发明能够有效分析计算碳酸司维拉姆对磷酸盐结合力,且方法原理清晰,准确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酸司维拉姆的磷酸盐结合力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终末期肾病患者普遍存在高磷血症,而且高磷血症可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骨营养不良。近来研究发现高磷血症尚可诱发软组织和血管钙化,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控制血清磷水平成为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的重要举措。目前高磷血症的治疗主要包括饮食限磷、透析治疗、磷结合剂的应用及必要时甲状旁腺的切除。首先应该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但是过于严格的限制又会造成营养不良,对于透析患者则尤为明显。充分的透析治疗可以清除体内多余的磷,然而当前广泛推行的每周3次,每次4h的血液透析方式常常不足以清除体内多余的磷。有90%~95%的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服用磷结合剂治疗高磷血症。
较早的时候,盐酸司维拉姆就被用来治疗行血液透析的晚期肾病患者的高血磷症。但是在临床中发现,如果长期服用盐酸司维拉姆,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服用患者常常会出现酸毒症倾向,而碳酸司维拉姆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表明,碳酸司维拉姆治疗高血磷症有如下优点:(1)大大降低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清磷水平;(2)与含钙、含铝磷结合剂相比,碳酸司维拉姆不会引起高钙血症或铝中毒,从而可给予患者较高剂量的钙三醇以便更好地控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还可以作为胆汁酸螯合剂,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可避免使用患者出现血液酸毒症倾向。
碳酸司维拉姆是一种交联的聚烯丙胺碳酸盐,化学名为聚(烯丙基胺基共N,N’二烯丙基1,3二氨基2羟基丙烷)碳酸盐,其分子结构类似于网状树脂结构。由于它具高度亲水性,可以在胃肠道内水合膨胀成数倍于原体积的凝胶,生理pH下其携带的多个胺基可在小肠内质子化而带正电,通过离子交换和氢键与小肠中的磷酸根与胆汁酸结合。由于其颗粒直径较大,在胃肠道不被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无全身性吸收,安全性高。2007年10月19日,碳酸司维拉姆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控制接收透析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控制血清磷水平。该品种的市场潜力巨大,前景较好。
碳酸司维拉姆片以结合血清中的磷酸盐达到对于慢性肾脏病病人的治疗,使用于洗肾过程中的一种搭配治疗药物。因此,评估产品对磷酸盐的结合能力则显得重要。但是,目前在各国药典中并无收载,仅在美国药典论坛(USP-PF)中收录了碳酸司维拉姆以及碳酸司维拉姆片的分析方法,然而,其中并没有提到磷酸盐结合力的分析方法,也无相关专利报道关于碳酸司维拉姆片对磷酸盐的结合能力的分析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碳酸司维拉姆的磷酸盐结合力的分析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分析计算碳酸司维拉姆对磷酸盐结合力,且方法原理清晰,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精密度好,且成本低廉、可操作性强。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碳酸司维拉姆的磷酸盐结合力的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碳酸司维拉姆制剂与含磷酸根离子的人体小肠模拟溶液混匀,使碳酸司维拉姆与磷酸根离子充分结合,过滤,取滤液得到溶液A;
S2、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溶液A中磷酸盐的浓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9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