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腈纶纱的纺织设备及纺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9648.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96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瀚巍;刘倩;李春苗;谷友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宏润新型面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02 | 分类号: | D02G3/02;D01H5/22;D02G3/4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张杏珍 |
地址: | 0715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腈纶 纺织设备 纺织 工艺 | ||
1.一种阻燃腈纶纱纺织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棉机(1)、混开棉机(2)、开棉机(3)、振动给棉机(4)、成卷机(5)、梳棉机(6)、并条机(7)、粗纱机(8)、细纱机(9)、络筒机(10)、并纱机(11)、倍捻机(12)和燃腈纶纤维(13),所述抓棉机(1)、混开棉机(2)、开棉机(3)、振动给棉机(4)、成卷机(5)、梳棉机(6)、并条机(7)、粗纱机(8)、细纱机(9)、络筒机(10)、并纱机(11)和倍捻机(1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依次连接;所述阻燃腈纶纤维(13)选用2.2dtex51mm中长型腈纶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腈纶纱纺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棉机(1)采用A002D型抓棉机,所述混开棉机(2)采用SFA035型混开棉机,所述开棉机(3)采用FA106E型开棉机机,所述振动给棉机(4)采用SFA161A型振动给棉机,所述成卷机(5)采用A076F型成卷机,所述梳棉机(6)采用A186G型梳棉机,所述并条机(7)采用FA306G型并条机,所述粗纱机(8)采用A454型粗纱机,所述细纱机(9)采用BS516型细纱机,所述络筒机(10)采用savio型络筒机,所述并纱机(11)采用FW2-3型并纱机,所述倍捻机(12)采用ST-09HE型倍捻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腈纶纱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序:
S1、开清棉工序:抓棉机(1)打手刀片伸出肋条2mm,打手速度740r/min,打手每转下降动程2mm,混开棉机(2)提高角钉帘和压棉帘速比,尘棒隔距调到最小,跳过小豪猪打手,减少落棉和打击;
S2、梳棉工序:将给棉板抬高4mm,降低锡林、刺辊速度,增大锡林与刺辊速比,放大各部隔距,减小棉网张力改善棉网掉边现象
S3、并条工序:主牵伸区采取偏紧的罗拉隔距,增强对纤维的控制,改善纤维平行伸直度,同时采用较大直径的压力棒调节环,减弱对棉条的控制强度,以保证牵伸顺利进行;
S4、粗纱工序:前区偏小的罗拉隔距,适当降低粗纱捻度,经过试验优选适纺腈纶的胶辊、胶圈,所有通道光滑无挂花,车速不宜过快;
S5、细纱工序:采用细纱机(8)纺制2.2dtex51mm中长纤维,罗拉中心距宜适当放大并偏紧掌握,摇架压力适当加重,并采取较小的钳口隔距,加强对浮游纤维的控制;
S6、络筒工序:采用800m/min的络纱速度,配较小的络纱张力并保持络纱通道畅通无毛刺,降低退绕气圈高度,减少毛羽增生;
S7、并线和倍捻工序:采用9股并合,基于并线及限制,一次只能并合3股,将并线分前后三次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腈纶纱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腈纶纱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U形打手速度399r/min,第二U形打手速度474r/min,压棉帘速度1.15m/min,角钉帘速度96m/min,压棉帘与角钉帘隔距60mm,角钉帘与均棉罗拉隔距40mm,打手与角钉帘隔距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腈纶纱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开棉机配置梳针打手,打手速度450r/min,尘棒隔距调到最小,打手与给棉罗拉隔距10mm。打手与剥棉刀隔距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腈纶纱纺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锡林速度320r/min,刺辊速度620r/min,锡林与刺辊速,盖板速度81mm/min,锡林与盖板隔距0.40mm、0.35mm、0.35mm、0.35mm、0.40mm,锡林与前固定盖板隔距上0.30mm、中0.35mm、下0.35mm,锡林与前上罩板上口隔距0.78mm、下口1.00mm,锡林与前下罩板上口隔距1.00mm、下口0.55mm,锡林与后固定盖板上下隔距0.45mm、0.50mm,锡林与刺辊隔距0.18mm,刺辊与给棉板隔距0.50mm,刺辊与除尘刀隔距0.65mm,刺辊与预分梳板隔距3.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宏润新型面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宏润新型面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96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