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纺织车间用温湿度精准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0792.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94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石善搏;石磊;石善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嘉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杨晓亭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织 车间 温湿度 精准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纺织车间用温湿度精准控制方法,温湿度精准控制系统包括巡检机器人、温湿度控制部分和温湿度集中电控部分;巡检机器人可沿生产线的走向方向缓慢移动,温湿度控制部分包括安装在巡检机器人的车体上的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升温控制装置、升湿控制装置和混合装置,进气管路的输入端上设有抽气泵,出气管路上对应生产线生产机组的制品加工位置设有多个与出气管路连通连接的吹气管端。本发明通过温度传感器Ⅱ和湿度传感器Ⅱ的实时反馈控制被吸入进气管路的低流速空气的流通方向,实现对生产线周围局部范围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进行精准自动控制,从而进一步保证成纱质量,特别适用于对温度和湿度有严格要求的纺织车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湿度控制方法,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对纺织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精准控制的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棉纤维在其化学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性基团羟基、羧基和酰胺基,它们主要依靠氢键与水分子结合,使水分子失去运动的能力而在纤维内部依存下来,而水分子本身具有极性,因此水分子又可以吸附水分子,这就是棉纤维的吸湿和放湿原理。由于空气的相对湿度与棉纤维的回潮率成正比、而温度与回潮率成反比,因此棉纤维在空气中是吸湿还是放湿与空气的温湿度有直接关系。
因此在纺织生产过程中,纺织车间内的空气温湿度对纺织生产工艺的各道工序都有很大直接影响、是影响纺织生产的五大因素之一,温湿度调节不当或不稳定,不仅会引起棉卷、粗纱等回潮率不稳定,而且会使梳棉工序分梳困难、生条棉结杂质和短绒增多,对并纱、捻纱等工序则会造成牵伸困难、棉纱条干和棉结恶化等质量问题,从而影响成纱质量并增加纱线断头。
现有技术中均是利用空调工程技术对纺织车间内的空气温湿度进行控制,空调工程已成为纺织工业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空调工程通常是以稳定棉纤维回潮率为基准,相应地按季节变化调节满足回潮率指标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让半制品在生产过程中适当地放湿或吸湿,从而达到半制品回潮率要求。
为了保证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纺织车间通常是相对密闭的空间,空调工程对整个密闭空间的纺织车间进行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整体控制,然而相对密闭的纺织车间通常空间较大、空气流通性较差,且纺织车间内通常不会只设置一条生产线、通常是多条生产线并排均布间隔排列,以并纱工序(或捻纱工序)为例,并纱机(或捻纱机)都是由众多相邻设置的并纱机组(或捻纱机组)共同组成整个并纱生产线(或捻纱生产线),且整个并纱生产线(或捻纱生产线)通常长达数十米,因此单纯通过空调工程对整个密闭空间进行控制往往会因为空气流通速度相对较慢而造成纺织车间内温度和湿度的局部范围内的不均衡,无法实现针对多条生产线周围局部范围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的精准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纺织车间用温湿度精准控制方法,针对生产线周围局部范围内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能够实现精准自动控制,从而进一步保证成纱质量,特别适用于对温度和湿度有严格要求的纺织车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纺织车间用温湿度精准控制方法所使用的温湿度精准控制系统包括巡检机器人、温湿度控制部分和温湿度集中电控部分;
所述的巡检机器人可沿生产线的走向方向缓慢移动、且巡检机器人的数量与生产线的数量配合设置,巡检机器人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车载电控装置;车体上设有行走底盘,行走底盘通过传动机构与底盘驱动电机传动连接;车载电控装置包括与底盘驱动电机电连接的车载控制器;
所述的温湿度控制部分包括安装在巡检机器人的车体上的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升温控制装置、升湿控制装置和混合装置;
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定位安装在车体上,进气管路的输入端上设有抽气泵,进气管路的输出端通过排气电控阀门与出气管路的输入端连通连接、且排气电控阀门是常开结构,出气管路上对应生产线生产机组的制品加工位置设有多个与出气管路连通连接的吹气管端;进气管路和/或出气管路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侦测外界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温度传感器Ⅱ和湿度传感器Ⅱ;抽气泵、排气电控阀门、温度传感器Ⅱ和湿度传感器Ⅱ分别与车载控制器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嘉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嘉搏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07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