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压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2502.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84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秀英;张红杰;牟孙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3/12 | 分类号: | B67B3/12;B67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冲 结构 压盖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压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压盖装置,包括支座、压装主轴、传动齿轮、扳手、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板、压装头、缓冲弹簧;扳手通过传动齿轮驱使压装主轴相对于横向支撑臂竖向移动;压装主轴的顶端定位安装高度调节板,高度调节板上螺纹连接有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的顶端向上伸出高度调节板,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底端向下伸出高度调节板并与横向支撑臂限位设置;向下伸出横向支撑臂的压装主轴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孔,设置有连接柱的压装头通过缓冲弹簧安装在压装主轴的底端,且压装头的连接柱与导向孔小过盈配合。本发明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组件、缓冲弹簧对待压装的盖子进行均匀且防过压的施压,结构简单且巧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装工装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压盖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产品生产中,有许多有盖子的产品需进行盖子压装装配,目前,在盖子需压装装配时,通常采用工人手工压装,或使用一般压装工装进行压装装配。这两种装配方法装配合格率不高,易发生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工人手工压装时盖子不易装配到位,通常使用木槌敲击盖子进行装配,这样盖子受力不均,易使盖子与安装盘等发生切削,产生金属丝,金属丝掉入安装盘中易产生搭铁短路,致使产品发生故障。使用一般压装工装进行压装装配,解决了盖子受力不均而易产生切削掉金属丝问题,但压装时由于力度控制不当,易发生过压将盖子压变形受损,产生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压装盖子的简易型压装工具,通过上部设置安装有高度调节组件、底端安装压装头的压装主轴对待压装的盖子进行均匀且防过压的施压,并通过增设的缓冲弹簧对压装时的冲力进行缓冲以进一步防止过压,结构简单且巧妙。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的压盖装置,包括支座、压装主轴、传动齿轮、扳手、高度调节杆、高度调节板、压装头、缓冲弹簧;由依次连接的底座、竖向支撑杆、横向支撑臂组成的支座,整体呈“匚”字型;竖向贯穿安装在横向支撑臂上的压装主轴上设置有直排锯齿,通过横向传动轴安装在横向支撑臂内部的传动齿轮与压装主轴上的直排锯齿啮合,且握持部位于横向支撑臂侧面的扳手与传动齿轮同步转动连接,扳手通过传动齿轮驱使压装主轴相对于横向支撑臂竖向移动;向上伸出横向支撑臂的压装主轴的顶端定位安装有一块横向布置的高度调节板;所述高度调节板上螺纹连接有竖向安装的高度调节杆;所述高度调节杆的顶端向上伸出高度调节板,所述高度调节杆的底端向下伸出高度调节板并与横向支撑臂限位设置;向下伸出横向支撑臂的压装主轴的底端设置有导向孔,设置有连接柱的压装头通过缓冲弹簧安装在压装主轴的底端,且压装头的连接柱与导向孔小过盈配合。
本发明中,由横向布置的高度调节板和竖向安装在高度调节板上的高度调节杆组成的高度调节组件安装在压装主轴的上部,同时能沿横向支撑臂上下移动的压装主轴的底端安装压装头。当操作人员手握扳手的握持部并转动扳手时,扳手通过横向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从而驱使设置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直排锯齿的压装主轴沿横向支撑臂竖向移动。而且,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待压装盖子与横向支撑轴之间的距离调节高度调节组件中高度调节杆向下伸出高度调节板的长度,用于控制压装主轴下行运动距离。
当压装盖子时,操作人员手握扳手的握持部并转动扳手,扳手通过横向传动轴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从而能够驱使设置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直排锯齿的压装主轴沿横向支撑臂向下移动,使得安装在压装主轴底端的压装头撞击待压装的盖子,实施均匀施压;同时,受到高度调节组件的限高作用,压装主轴向下移动的距离被限制,压装时盖子被冲击后向下移动的距离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避免施压过大而导致盖子过压或受损的情况,进一步实现对盖子的保护。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传动齿轮键连接在横向传动轴的中部,并通过横向传动轴安装在横向支撑臂的内部;所述扳手键连接在横向传动轴的一个端部,并通过横向传动轴与传动齿轮同步转动;所述横向传动轴通过轴承滚动安装在横向支撑臂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压装主轴与压装头为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2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设备的加密方法、智能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输送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