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金属粉制备过程液相收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2558.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柴立新;汪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广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12 | 分类号: | B22F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徐会娟 |
地址: | 31515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制备 过程 收集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细金属粉制备过程液相收集方法,涉及粉末制备技术领域,通过采用由冷凝室、喷淋头、收集罐、离心机以及离心泵组成的冷却系统,以湿法冷却的方法获得超细金属粉体;所述湿法冷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取缓蚀剂与水配置循环冷却水;步骤2、将循环冷却水加入冷却系统内自循环30min;步骤3、开启喷淋头与离心泵,使循环冷却水进入冷凝室,并与金属蒸汽热交换后,形成粉体溶液;步骤4、粉体溶液经收集罐收集后,进入离心机内固液分离;步骤5、离心机收集固体,液体经离心泵进入循环。本申请通过采用有机柠檬酸作为缓蚀剂,在超细金属粉体的冷却处理中有效避免生成金属盐类化合物,显著提升超细金属粉体的纯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粉末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细金属粉制备过程液相收集方法。
背景技术
在MLCC行业使用的超细金属粉生产工艺中,通常采用蒸发、冷凝、收集物理气相(PVD)法生产超细金属粉。粉体的冷凝、收集等处理过程,通常多采用气体干法冷却、收集。氮气体作冷却介质,金属蒸汽通过氮气冷却,结晶后得到金属粉体后收集。在铜、银、锡、铁、镍等导热系高的金属粉生产过程,气体冷却速度较慢,温度高,收集后的粉体粒子之间相互粘连,形成连接粒子,导致粉体球型度低,分散性差。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普通湿法收集制备的超细金属粉。然而在通过普通湿法收集时,水中的溶解氧会与铜等金属粉发生氧化反应,例如:Cu+O=CuO,生成CuO、Cu(OH)2等,导致铜粉氧含量增加。且铜粉在水溶液中长时间存放后,导致铜粉被腐蚀,表面发生变化,凸凹不平,增大了比表面积。铜粉中氧含量的增加,导致电容器制作过程烧结温度提高,电容值下降。铜粉比表面积的变化,影响铜粉制浆过程膜密度变化,影响电容器使用性能。
与此同时,传统的无机抗氧化剂中,常含有钠、磷、等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容易反应并产生沉淀物,在后序工序中难以去除上述金属离子,导致产品中金属元素超标,影响品质。
因此,在现有的超细金属粉的生产过程中,导致的超细金属粉在冷却、收集过程产生粉体粒子连体、团聚以及氧化腐蚀的问题,进而导致粉体的比表面积变化与金属元素超标,严重影响到超细金属粉的品质,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细金属粉制备过程液相收集方法,以实现在提升粉体纯度的同时避免粉体连体与团聚的目的。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超细金属粉制备过程液相收集方法,通过采用由冷凝室、喷淋头、收集罐、离心机以及离心泵组成的冷却系统,以湿法冷却的方法获得超细金属粉体;所述湿法冷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缓蚀剂与水配置循环冷却水;
步骤2、将循环冷却水加入冷却系统内自循环30min;
步骤3、开启喷淋头与离心泵,使循环冷却水进入冷凝室,并与金属蒸汽热交换后,形成粉体溶液;
步骤4、粉体溶液经收集罐收集后,进入离心机内固液分离;
步骤5、离心机收集固体,液体经离心泵进入冷凝室循环。
优选地:所述缓蚀剂为有机柠檬酸。
优选地:在步骤2中,所述有机柠檬酸浓度为0.3-1%。
优选地:所述循环冷却水的PH为1-3。
优选地:所述水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所述冷却系统为密闭系统。
优选地:所述喷淋头位于所述冷凝罐内的顶部,所述金属蒸汽从所述冷凝罐的侧面导入所述冷凝罐内。
优选地:所述金属蒸汽由物理气相法制得。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超细金属粉制备过程液相收集方法,该超细金属粉制备过程液相收集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广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广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2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客车转向架横向螺纹孔修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脉冲式金属粉制备冷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