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工位自动移印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3024.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叶超祺;叶智龙;叶伟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源市信大石英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1 | 分类号: | B65G47/91;B65G47/82;B65G47/57;B65G47/28;B65G47/256;B41F33/00;B41F17/00 |
代理公司: | 河源市华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0 | 代理人: | 郝红建;石其飞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工位 自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位自动移印设备,包括机架、提升上料机构、分料机构、分向搬运机构、第一直线送料器、旋转式送料机构及移印机本体,分料机构设于提升上料机构的出料端,第一直线送料器设于分料机构的出料端,第一直线送料器与分料机构之间设有分向搬运机构,旋转式送料机构设于第一直线送料器的末端,移印机本体设于旋转式送料机构的背侧。本发明的提升上料机构可将陶瓷头推移至分料机构上,分料机构剔除排列不合格产品并进行输送,分向搬运机构可旋转陶瓷头的印刷面,并将其转移至第一直线送料器上进行输送,旋转式送料机构可将陶瓷头夹取,然后通过旋转作用依次将其进行盖印后完成下料,整体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陶瓷头的印刷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盖印装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多工位自动移印设备。
背景技术
发热管,包括石英管及盖合在石英管两端的陶瓷头,发热管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需要对陶瓷头的表面进行印刷,以获得相应的型号参数信息等。
现有技术中,市面上还未有可对陶瓷头进行单独印刷的自动化印刷设备,传统生产技术一般采用人工对陶瓷头进行印刷,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工人将陶瓷头手动放置转印机上进行印刷→统一收集印刷完毕后的陶瓷头→对不良品陶瓷头进行人工检测,整个生产流程都基本靠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不仅增大企业的人工成本,生产效率还不高。同时,陶瓷头表面有圆弧面及平面之分,在盖印时,一般是将参数信息印刷在陶瓷头的平面上,而市面上一些半自动的盖印装置,需要通过人工手动转好陶瓷头的平面方向之后,才可进行印刷,费时费力,十分麻烦,难以满足企业自动化高速生产的需求。另外,陶瓷头在夹持转移印刷过程中,往往是夹持在陶瓷头的表面的,如此操作,容易在陶瓷头的表面留下夹痕,夹持力度过大的话将会导致陶瓷头发生变形,影响陶瓷头的生产质量。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上料分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省时省力,避免在陶瓷头表面留下夹痕的多工位自动移印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工位自动移印设备,包括机架、提升上料机构、分料机构、分向搬运机构、第一直线送料器、旋转式送料机构及移印机本体,所述提升上料机构设于机架背侧,所述分料机构设于提升上料机构的出料端,所述第一直线送料器设于分料机构的出料端,所述第一直线送料器与分料机构之间设有分向搬运机构,所述旋转式送料机构设于第一直线送料器的末端,所述移印机本体设于旋转式送料机构的背侧。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多工位自动移印设备中,所述提升上料机构包括储料斗、第一气缸、第一滑轨、第一滑块及升降插板,所述储料斗为左高右低的斜状结构,所述储料斗右侧端设有升降插板,所述升降插板底部与第一气缸连接,所述储料斗右侧端的机架两侧分别纵向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分别通过第一滑块与升降插板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多工位自动移印设备中,所述分料机构包括第二直线送料器、料槽板、两根滑管及两块导向板,所述第二直线送料器设于机架上,所述第二直线送料器顶部设有料槽板,所述料槽板为左高右低的倾斜结构,所述料槽板上设有两根滑管,两根所述滑管之间设有便于放置陶瓷头的滑槽,所述滑管外侧端分别设有倾斜设置的导向板。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多工位自动移印设备中,所述导向板的长度小于料槽板的长度。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多工位自动移印设备中,所述分料机构还包括有剔料组件,所述剔料组件设于导向板末端的料槽板上,所述剔料组件包括固定架、第一转轴、驱动滑轮及若干剔料转架,所述固定架设于料槽板侧端,所述固定架顶部套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若干剔料转架,所述第一转轴侧端设有一驱动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源市信大石英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河源市信大石英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30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电流带隙基准源
- 下一篇:一种六自由度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