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加热防冻功能的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3181.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林;张周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华兴节能门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00 | 分类号: | E05B17/00;E05B15/00;E05B3/00;E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曾亚容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加热 防冻 功能 门锁 装置 | ||
1.一种具有加热防冻功能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锁装置(1)、加热装置(2)、收集装置(3)和防护装置(4),所述门锁装置(1)由外壳体(11)、外把手(12)、锁块(13)、锁芯杆(14)、把手杆(15)、内壳体(16)和内把手(17)组成,所述加热装置(2)设置在所述门锁装置(1)的内部,所述收集装置(3)设置在所述门锁装置(1)的内部,所述防护装置(4)设置在所述门锁装置(1)的一侧上,所述收集装置(3)由收集斜板(31)、收集板(32)和收集槽(33)组成,所述收集斜板(3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收集斜板(31)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1)的顶部上和内壳体(16)的顶部上,并且所述收集斜板(31)的两端呈倾斜设置,所述收集板(3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收集板(32)的一端均与所述锁块(13)的底部连接,两个所述收集板(32)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收集槽(33)连接,所述收集槽(3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收集槽(33)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1)的底部上和内壳体(16)的底部上且活动连接,所述防护装置(4)由防护框体(41)、防护滑块(42)、防护滑道(43)、按压柱(44)、遮挡板(45)、弹簧(46)、防护杆(47)、第一支柱(48)和第二支柱(49)组成,所述防护框体(41)呈水平设置在所述外壳体(11)上且所述防护框体(41)的一侧上设有槽道,所述防护滑块(42)设置在所述防护框体(41)内且活动连接,所述防护滑道(43)设置在所述防护滑块(42)上,所述按压柱(44)穿过所述防护框体(41)与所述防护滑块(42)的一端连接,所述遮挡板(45)设置在所述防护框体(41)的槽道内且与所述防护滑块(42)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柱(48)与第二支柱(49)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柱(48)设置在所述防护滑块(42)上,所述第二支柱(49)设置在所述防护框体(41)上,所述弹簧(46)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支柱(48)上,所述弹簧(46)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支柱(49)上,所述防护杆(47)的一端卡合在防护滑道(43)内,所述防护杆(47)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防护框体(41)上且转动连接,所述锁块(13)设置在门板内部,所述外壳体(11)设置在门板的一侧上且位于室外,所述外把手(12)设置在外壳体(11)上且位于室外,所述锁芯杆(14)设置在锁块(13)内部且所述锁芯杆(14)上设有锁芯孔,所述把手杆(1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外把手(12)上,所述把手杆(15)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把手(17)上,并且所述把手杆(15)内部呈空心设置且所述把手杆(15)上设有槽口,所述内壳体(16)设置在所述门板的另一侧且位于室内,所述内把手(17)设置在内壳体(16)上且位于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防冻功能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由加热丝(21)和供电单元(22)组成,所述加热丝(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加热丝(21)分别套设在所述锁芯杆(14)的两端上,所述供电单元(22)设置在内壳体(16)上且位于靠近锁块(13)的一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防冻功能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还包括加热棒(23),所述加热棒(23)设置在所述把手杆(15)内部,并且所述加热棒(23)与供电单元(22)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加热防冻功能的门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还包括橡胶套(24),所述橡胶套(2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橡胶套(24)分别设置在外把手(12)和内把手(17)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华兴节能门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华兴节能门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318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