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加热防冻功能的门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3181.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7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林;张周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华兴节能门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00 | 分类号: | E05B17/00;E05B15/00;E05B3/00;E05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曾亚容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加热 防冻 功能 门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加热防冻功能的门锁装置,属于门锁技术领域,包括门锁装置、加热装置、收集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门锁装置的内部,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门锁装置的内部,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门锁装置的一侧上,通过设置的加热装置对门锁装置进行加热化冻,通过设置的收集装置对加热装置工作产生的水蒸气进行收集,通过设置的防护装置对门锁装置进行保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锁防冻性差和不能及时化冻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热防冻功能的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门锁是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把门锁住,以防止他人打开这个门的设备。门锁的分类很多,在各个场合对门锁的要求不一样,普通家庭一般用防盗门锁,安全性高而且价格比较便宜,门锁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在北方的冬天,室外天气比较寒冷室内和室外的温差会让门把手产生水珠在遇冷之后会结冰这样就会把锁芯冻住,这样钥匙就插不进去,也无法打开门,所以现在需要一款可以加热去冻的门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锁防冻性差和不能及时化冻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加热防冻功能的门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门锁防冻性差和不能及时化冻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门锁装置、加热装置、收集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门锁装置的内部,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所述门锁装置的内部,所述防护装置设置在所述门锁装置的一侧上。
进一步,所述门锁装置由外壳体、外把手、锁块、锁芯杆、把手杆、内壳体和内把手组成,所述锁块设置在门板内部,所述外壳体设置在门板的一侧上且位于室外,所述外把手设置在外壳体上且位于室外,所述锁芯杆设置在锁块内部且所述锁芯杆上设有锁芯孔,所述把手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外把手上,所述把手杆的另一端设置在内把手上,并且所述把手杆内部呈空心设置且所述把手杆上设有槽口,所述内壳体设置在所述门板的另一侧且位于室内,所述内把手设置在内壳体上且位于室内。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由加热丝和供电单元组成,所述加热丝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加热丝分别套设在所述锁芯杆的两端上,所述供电单元设置在内壳体上且位于靠近锁块的一侧上。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加热棒,所述加热棒设置在所述把手杆内部,并且所述加热棒与供电单元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橡胶套,所述橡胶套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橡胶套分别设置在外把手和内把手上。
进一步,所述收集装置由收集斜板、收集板和收集槽组成,所述收集斜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收集斜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顶部上和内壳体的顶部上,并且所述收集斜板的两端呈倾斜设置,所述收集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收集板的一端均与所述锁块的底部连接,两个所述收集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收集槽连接,所述收集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收集槽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上和内壳体的底部上且活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防护装置由防护框体、防护滑块、防护滑道、按压柱、遮挡板、弹簧、防护杆、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组成,所述防护框体呈水平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上且所述防护框体的一侧上设有槽道,所述防护滑块设置在所述防护框体内且活动连接,所述防护滑道设置在所述防护滑块上,所述按压柱穿过所述防护框体与所述防护滑块的一端连接,所述遮挡板设置在所述防护框体的槽道内且与所述防护滑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支柱设置在所述防护滑块上,所述第二支柱设置在所述防护框体上,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支柱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套设在第二支柱上,所述防护杆的一端卡合在防护滑道内,所述防护杆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防护框体上且转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华兴节能门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华兴节能门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31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