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汽器及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4471.5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96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陈杰;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1/36 | 分类号: | G01F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秋红;张亚菊 |
地址: | 215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汽器 真空 系统 空气 泄漏 流量 测量方法 | ||
1.一种凝汽器及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在所述凝汽器的真空系统对应的抽真空设备为停运状态且凝汽器运行状态不变时,分别通过不同孔径的多组孔板向所述凝汽器内漏入空气,所述多组孔板包括至少3组孔板;
S2、获取所述凝汽器内与所述多组孔板分别对应的多组凝汽器真空压力下降速率数据;
S3、获取与所述多组孔板分别对应的孔板的空气流速以根据所述空气流速获取所述多组孔板分别对应的空气泄漏流量数据;
S4、拟合所述多组孔板分别对应的凝汽器真空压力下降速率数据和孔板空气泄漏流量数据,以获得所述凝汽器的真空压力下降速率与孔板空气泄漏流量的拟合函数;
S5、根据所述拟合函数获取所述凝汽器的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
其中,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拟合所述多组孔板分别对应的凝汽器真空压力下降速率数据和孔板空气泄漏流量数据,以获得所述凝汽器的真空压力下降速率与孔板空气泄漏流量的拟合函数,包括: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拟合所述多组孔板分别对应的凝汽器真空压力下降速率数据与空气泄漏流量数据以得到线性拟合函数,其中所述线性拟合函数为:
H=k1·q+k2
其中,H为所述凝汽器的真空压力下降速率;k1和k2为常数,Q为所述孔板的空气泄漏流量;
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根据所述拟合函数获取所述凝汽器的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包括根据公式
获取所述凝汽器的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其中G0为所述凝汽器的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凝汽器及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获取与所述多组孔板分别对应的孔板的空气流速以根据所述空气流速获取所述多组孔板分别对应的空气泄漏流量数据,包括:
分别获取每一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空气临界流速数据和空气临界密度数据,根据所述空气临界流速数据和所述空气临界密度数据获取该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空气流速数据和空气密度数据,以根据所述最小截面处的空气流速数据和空气密度数据得到该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空气泄漏流量数据为所述孔板的空气泄漏流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凝汽器及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气临界流速数据和所述空气临界密度数据获取该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空气泄漏流量数据,包括根据公式
获取该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空气泄漏流量数据,其中,d为该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直径;vcr为该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空气临界流速;ρcr为该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空气临界密度;qi为该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空气泄漏流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汽器及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每一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空气临界流速数据和空气临界密度数据,包括:
根据公式
获取该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空气临界流速数据;
根据公式
获取该孔板的最小截面处的空气临界密度数据;
其中,k为空气的绝热指数;R为空气的气体常数;T'为所述凝汽器对应的环境温度;P'为所述凝汽器对应的大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凝汽器及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k取值为1.4,所述R取值为287.05J/kg·K。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凝汽器及真空系统空气泄漏流量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S31、确认所述孔板是否为标准孔板,若是,则执行所述步骤S4,否则执行步骤S32;
S32、对所述孔板的空气泄漏流量数据进行修正以更新该孔板的空气泄漏流量数据,并执行所述步骤S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44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列车车轮维修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车辆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