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PU效果改色车衣及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4518.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昂斯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38;C09J133/04;B60J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张金福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pu 效果 改色 制备 工艺 | ||
1.一种TPU效果改色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TPU效果改色车衣包括防护层、多层效果改色层、TPU透明基层、粘合层,所述防护层、多层效果改色层、TPU透明基层、粘合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防护层包括离型防护层与多功能防护层,TPU透明基层至少其中一面设有一层多层效果改色层,粘合层包括胶水层和防粘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防护层与防粘层由无规共聚PET制成,多功能防护层由聚丙烯脂体系制成,多层效果改色层由PU油墨体系制成,基材层由聚醚-聚酯共聚物或热塑性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体系制成,胶水层由聚丙烯酸酯体系制成压敏胶粘合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防护层由聚丙烯脂体系制成,其组分为:二甲基类辛基丙烯酸类30~50份、二官能团聚氨酯丙烯酸共聚物成膜助剂40~60份、甲基异丁基酮20~30份、乙酸丁酯20~30份以及附着力促进剂0.4~0.6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效果改色层由PU油墨体系制成,其组分为:固体树脂50~60份、二甲基甲酰胺30~60份、甲基乙基酮5~40份、固体颜料1~40份、功能材料粉末0.5~10份,润湿促进剂0.5-5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树脂为60~90A聚醚-聚酯共聚物、聚酯型脂肪族TPU、聚醚型脂肪族TPU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材料粉末能为珠光粉、荧光粉、夜光粉、温变粉、光变粉、反光粉、消光粉、闪银粉、银浆、变色粉、镭射粉、等一种或多种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TPU基材层由聚醚-聚酯共聚物或热塑性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体系制成,其组分为:硬度80~95A的聚醚-聚酯共聚物或硬度为85~95A的热塑性脂肪族聚氨酯弹性体80~90份、爽滑剂1~7份、透母粒0.5~2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由聚丙烯酸酯体系制成压敏胶粘合剂,其组分为:聚丙烯酸酯类30~40份,甲苯25份,乙酸乙酯30~40份以及适量的低聚硅烷偶联剂0.5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PU效果改色车衣,其特征在于离型防护层厚度为0.025-0.08mm,多功能防护层厚度为0.01-0.05mm,多层效果改色层厚度为0.015-0.08mm,TPU透明基层厚度为0.05-0.3mm,胶水层厚度为0.01-0.05mm,防粘层厚度为0.05-0.3mm。
10.一种TPU效果改色车衣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形成TPU透明基层:按照配方配置材料,随后将全部材料在温度160-200℃的条件下熔融挤出压延成型成0.12mm的TPU基材基材层;
步骤2:形成上或下的多层效果改色层:按照配方配置原料,通过反应釜混合均匀制备多层效果改色层涂覆以PET薄膜与PP纸作为转移;
步骤3:膜转移:将承载多层效果改色层的PET薄膜或PP纸以全干150~200℃高温层压贴合到TPU透明基层;
步骤4:形成下胶水层:按照配方配置材料,混合均匀制成自交联压敏胶涂覆于PET薄膜作为转移;
步骤5:形成粘合层:将下胶水层以半干的常温层压方式粘合到TPU透明基层或多层效果改色层的下表面;
步骤6:形成上多功能防护层:按照配方配置材料,并按照比例进行AB双组分调配,其中A组分主要为聚丙烯酸酯类共聚物,B组分含有氨基甲酸酯固化组分,然后涂覆于用滤网进行过滤后通过辊涂施工直接涂覆于PET离型膜,然后直接贴合TPU层或多层效果层的上表面;
步骤7:形成防护层:通过50-100℃烘干,然后送入60℃恒温房熟化至少48小时,待原料熟化后,完成防护层,完成TPU效果改色车衣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昂斯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昂斯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45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面向各类组织进行网格化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铸锻作业的装夹翻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