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断路器铆钉自动穿铆一体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5026.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8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宗礼;赵哲;程书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奔龙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69/00 | 分类号: | H01H6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亚冠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断路器 铆钉 自动 一体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断路器铆钉自动穿铆一体设备,解决铆合质量差等问题。其包括进料装置、移料定位装置、一级穿钉铆合装置、二级铆合装置以及用于输送断路器的输送装置,移料定位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断路器的定位工位,且间隔时间的移动前一个定位工位的断路器至后一个定位工位上,二级铆合装置的对应定位工位位于一级穿钉铆合装置的对应定位工位移动方向的后方;一级穿钉铆合装置对对应定位工位上的断路器进行穿钉和初始铆合作业,二级铆合装置对对应定位工位上的断路器进行二次铆合作业。实现自动化穿钉和铆合,穿钉效率有效提高,且对断路器进行二次铆合,提高铆合效果,增强铆合质量,铆钉有效铆合连接可靠,避免断路器外壳脱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装配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断路器铆钉自动穿铆一体设备。
背景技术
在断路器生产流程中,断路器的内部元件装配完成后,最后需要对断路器的外壳穿铆钉进行铆合,以实现断路器各部分的位置固定。传统方法通常是采用手工方式将铆钉穿入外壳上的铆接孔中,手工装配的方式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较大,投入人力多,而且容易出现漏穿铆钉的现象,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不适应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少量自动化穿钉铆合装置,以中国发明专利:CN201720261000.6,小型断路器自动多极穿钉台为例,在断路器穿完空心管铆钉之后,在空心管铆钉的上端、下端通过穿钉杆及定位杆相压合,使上、下端部外翻从而实现铆合作业,然而,这些装置出产的断路器铆合效果不理想,铆合质量仍有待加强,铆钉存在一定的铆合不到位情况,铆钉易从断路器上脱落,导致铆钉实际未能有效铆合,从而会造成断路器外壳易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断路器铆钉自动穿铆一体设备,解决铆合质量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进料装置、移料定位装置、一级穿钉铆合装置、二级铆合装置以及用于输送断路器的输送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于输送装置与移料定位装置之间且向移料定位装置供入输送装置输送的待穿钉断路器,所述移料定位装置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断路器的定位工位,且间隔时间的移动前一个定位工位的断路器至后一个定位工位上,所述一级穿钉铆合装置和铆合装置分别设置于对应的一个定位工位上,且二级铆合装置的对应定位工位位于一级穿钉铆合装置的对应定位工位移动方向的后方;所述一级穿钉铆合装置对对应定位工位上的断路器进行穿钉和初始铆合作业,所述二级铆合装置对对应定位工位上的断路器进行二次铆合作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断路器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进料装置,进料装置供入断路器至移料定位装置的定位工位内,移料定位装置移动带动断路器前个定位工位至后个定位工位上,先由一级穿钉铆合装置进行穿钉和初始铆合作业,后由二级铆合装置进行二次铆合作业,实现自动化穿钉和铆合,穿钉效率有效提高,且对断路器进行二次铆合,提高铆合效果,增强铆合质量,铆钉有效铆合连接可靠,避免断路器外壳脱出,提升外壳的牢固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二级铆合装置包括有上铆头、下铆头以及铆合驱动件,所述上铆头、下铆头分别位于对应定位工位上断路器铆钉孔的上方、下方,所述下铆头固定设置,所述铆合驱动件的输出轴与上铆头相连接以驱动上铆头下降与下铆头对铆钉管进行铆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由铆合驱动件驱动上铆头进行下降冲铆动作,对铆钉管的铆合质量有所提高。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设置:二级铆合装置还包括有底板、浮动板、上模板、丝杠副以及导柱,所述导柱固定于底板上且自下而上活动穿设于浮动板、上模板内,所述浮动板与底板之间还设置有若干个支撑轴,所述支撑轴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其顶端与浮动板活动连接;所述二级铆合装置对应定位工位位于浮动板上方,所述下铆头的底端固定于底板上,其顶端活动穿设于浮动板内;所述下铆头和支撑轴上分别外套有浮动弹簧,所述浮动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浮动板、底板相抵;所述铆合驱动件为电机,其输出轴与上模板通过丝杠副相连接以驱动上模板升降移动,所述上铆头固定于上模板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奔龙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奔龙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0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旋转式管道取样机及取样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控式恒功率电动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