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试剂盒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5293.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3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段生宝;李勇;蒙青林;王红梅;陈晔洲;丁少华;魏双施;王玉珏;田晶晶;刘杰;王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71;G01N33/543;G01N33/535;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祁云珊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不同 荧光 强度 联合 检测 试剂盒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内包括微球试剂、标记第二抗体或抗原;所述微球试剂为相同直径不同荧光强度编码的N种微球,N种所述微球表面对应包被N种血液标志物的第一抗体或抗原,N为2-5之间的整数;所述标记第二抗体或抗原包括所述N种血液标志物的第二抗体或抗原,所述第二抗体或抗原上标记有荧光素,且所述第一抗体或抗原、所述第二抗体或抗原与对应的抗原或抗体的结合位点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融血试剂,以用于破坏全血样本内的血细胞的细胞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第二抗体或抗原包括如下组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素包括FITC、PE、APC及CY系列荧光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N种血液标志物的病原体为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人类嗜T细胞白血病病毒,其对应的第一抗体或抗原分别为HBsAg抗体、HCV抗原、HIV(Ⅰ+Ⅱ)抗原、TP抗原、HTLV(Ⅰ+Ⅱ)抗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HBsAg抗体还包括:鼠抗HBsAg单克隆抗体、羊抗HBsAg多克隆抗体或者兔抗HBsAg多克隆抗体。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同荧光强度编码的微球表面还包括氨基、羧基,所述HBsAg抗体通过所述氨基、羧基偶联于编码的微球表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HCV抗原、HIV(Ⅰ+Ⅱ)抗原、TP抗原、HTLV(Ⅰ+Ⅱ)抗原通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桥联于编码的微球表面。
9.一种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用试剂盒,其特征在于,
将待测样本加入试剂盒内与其内的微球试剂孵育反应形成第一反应物;
往所述第一反应物中加入标记第二抗体或抗原进行孵育反应以得到第二反应物;
检测第二反应物中N个免疫微球表面血液标志物的荧光信号,以通过N个免疫微球表面不同强度的荧光信号以表征所述待测样本中包含病原体标志物的种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不同荧光强度微球的联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往所述待测样本中加入融血试剂,以将处理后的待测样本加入所述试剂盒以与第一抗体或抗原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2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定位通信天线
- 下一篇:一种高端装备制造三自由度机械手辅助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