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7080.9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邓云;丁彦方;尹浩;周学府;钟宇;王丹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B65D65/46;A23B7/16;A23B7/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薛红凡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保鲜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复合保鲜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蒜茎纤维素纳米晶体0.4‑1.2份,蒜叶提取物2‑6份,壳聚糖1‑2份。本发明制备的复合保鲜膜结构均匀致密,表面光滑,有较强的机械性能、阻隔性、抗氧化性、抑菌性及热稳定性等,有利于黑蒜储藏期间水分状态、抗氧化性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保持,并且该复合保鲜膜原料丰富、成本低,环保可降解,为农业副产物的回收利用提供实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保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食品保藏是食品生产加工最后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食品的质量、新鲜度和货架期。在食品储藏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氧气、光照等因素的影响,使食品品质发生恶化,营养成分损失、感官品质下降,甚至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危害,因此食品保藏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其中包装材料作为食品与外界环境的分隔,能够保持食品水分,隔绝氧气,防止杂质、微生物等污染,维持食品性能稳定从而延长保质期,在食品保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十年里,纳米技术飞速发展并引起广泛关注,纳米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运用纳米技术生产包装材料的生物聚合物原料有很多,其中,来自于植物体的纤维素被公认为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天然生物聚合物,也是工业规模上可持续材料的重要来源。由于纤维素纳米晶体(CNC)能够增强机械性能、改善屏障作用,以及具有高表面性和化学反应性等,使其成为应用于食品科学和工程领域十分重要的材料或成分。纳米纤维素在自然资源中的广泛分布,主要存在于木材,棉花,大麻和其他植物基材料中,农业废弃的副产物是纳米纤维素的一个重要来源。利用农业副产物生产纳米纤维素不仅大大降低了包装材料的成本,而且还促进了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增加了农业资源的价值。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于用农业废弃物或副产品制备CNC,如土豆皮废料、稻壳、玉米芯、甘蔗渣、椰子壳、豌豆壳纤维、亚麻纤维和剑麻纤维等都有过报道。综合近些年关于CNC的报道,大多集中于CNC的分离提取工艺与性能表征,对于将CNC,尤其是农业副产物CNC应用于增强食品保鲜材料的探究较少。
黑蒜是大蒜在高温(60-90℃)和高湿(50-95%)条件下发酵90-120天得到的深加工产品,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降血压、增强免疫力等更强的生理活性功能,味道酸甜不辣,口感柔软,适合多种人群,是近十年新兴的健康食品,发展前景广阔。然而目前对黑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黑蒜生产工艺以及活性功能等方面,对黑蒜储藏保鲜研究很少,包装材料对黑蒜储藏品质更是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结构均匀致密,表面光滑,有较强的机械性能、阻隔性、抗氧化性、抑菌性及热稳定性的复合保鲜膜,有利于黑蒜储藏期间水分状态、抗氧化性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保持。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保鲜膜,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蒜茎纤维素纳米晶体0.4-1.2份,蒜叶提取物2-6份,壳聚糖1-2份。
优选的,所述蒜茎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包括酸解法、氧化法和酶解法。
优选的,酸解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大蒜茎用碱液处理去除非纤维素成分,得到的滤渣经脱色、干燥得纤维素粉末;将纤维素粉末用酸水解制备得到蒜茎纤维素纳米晶体。
优选的,所述碱液为10-20%w/v NaOH溶液,所述碱液与大蒜茎的体积质量比为15-25mL:1g。
优选的,所述酸水解所用的酸为40-60%v/v硫酸,所述40-60%v/v硫酸与纤维素粉末的体积质量比为8-10mL:1g。
优选的,所述蒜叶提取物为大蒜叶的醇提取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70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