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冲压模具上的翻孔退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7591.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2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梦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7/14;B21D45/00;B21D19/08;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冲压 模具 翻孔退料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冲压模具上的翻孔退料装置,底板上方通过两个支撑板安装托料芯,托料芯顶面设有第一通孔,托料芯上方设有压料芯机构,压料芯机构上方设有冲头机构,冲头机构上方固接上模座机构,上模座机构上方连接至外部设备,滑车机构右侧的上方安装翻孔退料机构,且翻孔退料机构位于托料芯下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冲压模具上的翻孔退料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在体积没有明显增加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侧翻孔局部板料受力沿镶块运动方向拉扯会造成孔周围的型面凹陷变形问题,提高冲压侧翻孔制件的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冲压模具上的翻孔退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高质量汽车产品需求的增长,汽车主机厂对于汽车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钣金部件的生产主要经过拉延成型和后序组成,所述后序依据不同的产品特征一般包括修边、整型、翻边、冲孔、翻孔等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其中,对于翻孔则是在拉延型的基础上,先冲孔再而进行翻孔操作,翻孔操作后板料会包裹在翻孔凹模的孔壁上,对于侧翻孔而言,翻孔方向与模具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为了正常取下冲压件,一般将侧翻孔的凹模套分离开作为一个独立镶块,并在取件之前先将翻孔凹模套镶块退下与件分离,再把制件沿模具运动方向取下,由于翻孔操作后板料会包裹在翻孔凹模的孔壁上,所以在凹模套镶块后退的过程中,会在孔周围形成带件现象,孔局部板料受力沿镶块运动方向拉扯会造成孔周围的型面凹陷变形问题,影响出件质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汽车冲压模具上的翻孔退料装置,以解决退料而产生的带件的问题、无法保证制件局部的成型质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冲压模具上的翻孔退料装置,包括上模座机构、压料芯机构、托料芯、下模座机构、冲头机构、滑车机构和翻孔退料机构,下模座机构包括底板,底板顶面前后两侧均安装一个支撑板,底板上方通过两个支撑板安装托料芯,托料芯上方设有压料芯机构,压料芯机构上方设有冲头机构,冲头机构上方固接上模座机构,上模座机构上方连接至外部设备,上模座机构还通过限程件连接至压料芯机构,底板上方安装设置滑车机构,滑车机构右侧的上方安装翻孔退料机构,且翻孔退料机构位于托料芯下。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面右端安装U型板,U型板处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且U型板开口朝向左侧,底板沿着中心线位置设有两个限位槽,且滑车机构顶端位于U型板内部,滑车机构底端穿过所述两个限位槽后位于底板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托料芯顶面设有第一通孔,翻孔退料机构顶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模座包括包括上模座本体、竖板、矩形框架和第一楔形导板,所述上模座本体底面左端设置竖板,竖板底面右端设有用于安装第一楔形导板的第一斜槽,矩形框架框架内部设置冲头机构,所述上模座本体上方连接至外部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冲头机构包括翻孔冲头、冲头座、压板、第一氮气缸、第一限程块和凹V型导板,翻孔冲头固定在冲头座上,冲头座通过压板安装至矩形框架内部,冲头座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氮气缸和第一限程块,冲头座上倾斜安装有凹V导板。
进一步的,所述压料芯机构包括压料芯、凸块和凸V导板,压料芯顶面设有供翻孔冲头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结构相同,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方,压料芯设有凸块,且凸块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前端,凸块后面设有用于配合凹V导板的凸V导板,压料芯和所述上模座本体通过所述限程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75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