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在车轮外圈钢丝轮辋上的密封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8556.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9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文勇;孙武建;文琦超;文杰;邱锋;李孝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23/22;C08L95/00;C08L91/06;C08L45/00;C08L57/02;C08K13/02;C08K3/22;C08K5/09;C08K3/04;C08K3/26;C08K3/06;C08K5/18;C08K5/3437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5 | 代理人: | 陈春 |
地址: | 63510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 车轮 外圈 钢丝 轮辋上 密封胶 | ||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在车轮外圈钢丝轮辋上的密封胶,属于密封胶应用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天然橡胶80‑90份,丁基橡胶10‑20份,氧化锌3‑10份,硬脂酸0.5‑2.5份,N330炭黑30‑50份,N774炭黑20‑40份,碳酸钙10‑30份,软化剂10‑20份,增粘剂1‑3份,促进剂1‑5份,防老剂1‑3份,硫黄1‑4份。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外胎、轮辋、粘接剂和密封胶条,先将轮辋凹槽表面清洁处理,再采用专用粘接剂涂抹与轮辋凹槽中,并在轮辋凹槽涂抹后,需使用抹平板抹平,并将多余的专用粘接剂刮除,之后将密封胶条紧紧贴合在轮辋凹槽上,之后再通过加压硫化成型,保证粘接牢固,尺寸准确,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胶技术领域,具体为应用在车轮外圈钢丝轮辋上的密封胶。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摩托车的性能不断提高,对轮胎的性能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优质路面的高速行驶下,对摩托车的操纵稳定性、地面附着性、行驶安全性、节约燃料、耐磨性以及低噪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轮胎的胎面结构对轮胎的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密封胶是指随密封面形状而变形,不易流淌,有一定粘结性的密封材料。是用来填充构形间隙、以起到密封作用的胶粘剂。具有防泄漏、防水、防振动及隔音、隔热等作用,通常以沥青物、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等干性或非干性的粘稠物为基料,配合滑石粉、白土、炭黑、钛白粉和石棉等惰性填料,再加入增塑剂、溶剂、固化剂、促进剂等制成。可分为弹性密封胶、液体密封垫料和密封腻子三大类。广泛用于建筑、交通运输、电子仪器仪表及零部件的密封。
现有的密封胶,对不锈钢不具有良好粘接性能,尤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粘接性不好经常轮胎边缘处裂开,且摩托车轮胎现用的是内胎加外胎,使用中轮胎需经受在较大的高低温温差和长期承载压力下工作的考验,从而使得减震性能不足,且在轮胎制作过程中均需要使用密封胶进行粘合,而密封胶在受到外力挤压时,容易开裂,从而影响轮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摩托车轮辋密封胶不够牢固、减震性不足和密封性不足的问题,提供应用在车轮外圈钢丝轮辋上的密封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应用在车轮外圈钢丝轮辋上的密封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制成:天然橡胶80-90份,丁基橡胶10-20份,氧化锌3-10份,硬脂酸0.5-2.5份,N330炭黑30-50份,N774炭黑20-40份,碳酸钙10-30份,软化剂10-20份,增粘剂1-3份,促进剂1-5份,防老剂1-3份,硫黄1-4份。
优选地,包括以下具体步骤制备制成:
1):将天然橡胶和丁基橡胶,加入密炼机,压力40-60N/cm2,转速30-50rpm,时间40-60s;
2):将氧化锌、硬脂酸、增粘剂、促进剂和防老剂,加入密炼机,压力25-45N/cm2,转速20-40rpm,时间90-110s;
3):将N330炭黑、N774炭黑、碳酸钙和软化剂,加入密炼机,压力30-50N/cm2,转速20-40rpm,时间190-210s,中途提上顶栓一次;
4):将硫黄,加入密炼机,压力20-40N/cm2,转速15-35rpm,时间40-60s,获得混炼胶,下片冷却停放;
5):将混炼胶通过滤胶机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制得应用在车轮外圈钢丝轮辋上的密封胶料。
优选地,包括以下具体使用方式:
步骤1:摩托车轮胎预先备用,摩托车轮胎需要采用真空胎,且只保留外胎,以待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8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