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的路灯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9774.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童忠发;徐静;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采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1 | 分类号: | H05B47/11;H05B47/125;H05B47/16;H05B47/165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王俊晓 |
地址: | 243051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路灯 控制系统 | ||
1.一种人工智能的路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智能模块、采集模块、光强度模块、电路调节模块以及时间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包括光照强度采集单元、车辆采集单元以及车道采集单元;
所述光照强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路段内的光照变化;所述车辆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路段内的车辆信息;所述车道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路段内的车辆的行驶道路;
所述光强度模块用与对光照变化进行变换预测并同时将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发送至人工智能模块进行深度学习;
所述电路调节模块用于接收人工智能模块的调整指令,进而对路灯进行调节;
其中,所述光强度模块用与对光照变化进行变换预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车辆的驶出速度与车灯光照强度,通过公式获得光照强度调整值ldqd;式中ZDKS为漫反射值;α与β均为比例系数;
S2:将光照强度调整值ldqd标记为预测结果,并将预测结果发送至人工智能模块;
S3:获取车辆的驶入速度与验证车灯光照强度,通过公式获得真实结果zdqd;
S4:将真实结果zdqd标记为真实结果,并发送至人工智能模块;
所述光照强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路段内的光照变化,具体为:
步骤一:沿路段的起始端开始等距间隔设置若干个环境光线传感器直至路段的结束端为止;
步骤二:所述路段的起始端至路段的结束端等距安装有若干个路灯,若干个所述路灯内均安装有路灯光线传感器;
其中,所述环境光线传感器的采集方向与车道方向相同;所述路灯光线传感器采集方向与路灯光照方向相同;
步骤三:将相邻两路灯之间的路段内的环境光线传感器进行划分,具体为:
A31:将相邻两路灯分别标记为第一路灯与第二路灯,其中,第一路灯到第二路灯的方向为路段内车辆的行驶方向;
A32:将第一路灯到第二路灯之间的距离标记为M;其中,距离具体为第一路灯到第二路灯之间的路段距离,需要注意的是,并非直线距离;
A33:第一路灯到第二路灯距离内的环境光线传感器标记为驶出环境光传感器;第一路灯到第二路灯至距离内的环境光线传感器标记为车灯环境光传感器;第一路灯到第二路灯至M距离内的环境光线传感器标记为验证环境光传感器;
步骤四:获取驶出环境光传感器的数据,并通过公式得出车辆的驶出速度,式中,i1为第一个驶出环境光传感器监测到光线变化的时间,i2为第二个驶出环境光传感器监测到光线变化的时间……iN为第N个驶出环境光传感器监测到光线变化的时间;M(2-1)max第一个驶出环境光传感器与第二个驶出环境光传感器之间的距离,……M(N-(N-1))max为第(N-1)个驶出环境光传感器与第N个驶出环境光传感器之间的距离;N为驶出环境光传感器的个数;
其中,所述驶出环境光传感器为等距安装,M(2-1)max、M(3-2)max……M(N-(N-1))max均相等;
当M(2-1)max、M(3-2)max……、M(N-(N-1))max中出现异常数据时,将产生异常数据对应的环境光传感器标记为异常传感器;
其中,异常数据为超过标准距离值10%或小于标准距离值10%的距离数据;
步骤五:获取车灯环境光传感器数据,并通过公式得出车灯光照强度;式中,c1为第一个车灯环境光传感器数据、c2为第二个车灯环境光传感器数据……cn为第n个车灯环境光传感器数据;n为车灯环境光传感器的个数;ν为权重调节系数;
所述车灯环境光传感器数据具体为车灯光照强度值;
步骤六:获取验证环境光传感器数据,通过公式获得车辆的驶入速度;式中,r1为第一个验证环境光传感器监测到光线变化的时间,r2为第二个验证环境光传感器监测到光线变化的时间……rN为第N个验证环境光传感器监测到光线变化的时间;T(2-1)max第一个验证环境光传感器与第二个验证环境光传感器之间的距离,……T(T-(T-1))max为第(T-1)个验证环境光传感器与第T个验证环境光传感器之间的距离;T为驶出环境光传感器的个数;
通过公式得出验证车灯光照强度,式中,qn为最后一个验证环境光传感器;qn-1为qn前一个验证环境光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采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采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97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