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定向光波反射率的反光丝及其纺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0149.3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程媛媛;胡霄睿;孙丰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尧天服饰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2G3/36;D02G3/4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戴风友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定向 光波 反射率 反光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特殊功能面料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定向光波反射率的反光丝及其纺制方法。一种具有定向光波反射率的反光丝,包括玻璃微珠层、粘合层和基材层,所述的玻璃微珠层由大尺寸高反射率玻璃微珠和小尺寸单透光玻璃微珠组成,两种玻璃微珠呈点阵状间隔排列,两种玻璃微珠互补排列,所述的大尺寸高反射率玻璃微珠直径是小尺寸单透光玻璃微珠直径的两倍。本发明通过丝网模板干预进行玻璃微珠的点阵排列,实现光线的定向反射。本技术可应用与道路交通服装等设计,实现司机和自动驾驶中传感器对正面障碍物的识别精度,提升识别的角度分别率,同时提升纺织产品的安全防护应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殊功能面料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定向光波反射率的反光丝及其纺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基于图像和雷达技术的障碍物识别是自动驾驶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目前对目标分辨率、静态物体识别率和精度仍偏低,通过结构设计,提升丝线光波反射性能,实现高反射纺织品开发,应用于交通领域作业人员和警示装备,提升道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反光材料往往在各方向均呈现反光性,造成光线散射比较严重,鲜有关注定向反射率的反光丝及其纱线的开发。例如CN101995596A、CN110261945A、CN203025366U、CN211165611U、CN200710160350、CN200720306735和CN200710160350均公开了基于玻璃微珠的复合多层的反光材料,然而该类产品均无法实现光线的定向反射,而且主要基于薄膜、片状材料或纺织基布的做反光材料,总体手感和透气性差,不适用于穿着用纺织产品。此外,CN204982211U、CN206109669U和CN106032589A公开了反光纱及其制备方法,然而均为直接复合同类型的玻璃微珠,同样无法实现定向反光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定向光波反射率的反光丝的纺制方法,能够提高对正向迎光物体的识别精准度,降低斜向反射光的干扰。本发明可应用与道路交通服装等设计,实现司机和自动驾驶中传感器对正面障碍物的识别精度,提升识别的角度分别率,同时提升纺织产品的安全防护应用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定向光波反射率的反光丝的纺制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大尺寸玻璃微球进行银涂层处理,形成大尺寸高反射率玻璃微珠;
第二步:在基材层PET膜上喷涂粘合剂;
第三步:将具有小网格点阵分布的小孔丝网膜(图4左)覆盖于喷涂后的PET膜,将小尺寸单透光玻璃微珠通过小孔丝网膜附着于喷涂后的PET膜;
第四步:在温度80~90℃条件下经过5MPa热压辊,并室温下冷却粘合;
第五步:将具有大网格点阵分布的大孔丝网膜(图4右)覆盖于喷涂后的PET膜,将大尺寸玻璃微珠通过大孔丝网膜附着于喷涂后的PET膜,其中大孔丝网膜和小孔丝网膜的孔隙为互补排列;
所述的小孔丝网膜与大孔丝网膜中的孔隙皆为对齐排列,且相邻排的孔隙互补排列。
第六步:在温度80~90℃条件下经过5MPa热压辊,并室温下冷却粘合;
第七步:将上述膜切成1.5mm的条带,形成定向反光丝。可采用超细旦(8D/30F)涤纶丝为包缠丝,定向反光丝为芯丝进行复合形成定向反光纱线,进而进行安全服装纺制。
所述的大尺寸高反射率玻璃微珠直径D=80-120μm;小尺寸单透光玻璃微珠直径d=40-60μm,D=2d,大尺寸高反射率玻璃微珠表面镀有银层,其可见光反射率大于80%;小尺寸单透光玻璃微珠为黑色单透光玻璃材料,其可见光反射率小于20%。
光线1为正向入射光;光线2为斜向入射光;为了尽量提高正向入射光反射率、降低斜向光反射率,采用D=2d。白球直径为D,灰色球直径为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尧天服饰有限公司;江南大学,未经江苏尧天服饰有限公司;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1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