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轨道衡的校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1729.4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1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立亚东;李耘茏;都武;徐红星;许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轨道 校准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衡的校准设备,轨道衡包含基座以及位于基座上的两个平行设置的轨道,在轨道与基座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压力传感器;校准设备包括:位于轨道衡上方的的若干支撑架构,支撑架构由竖杆和横杆组成,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到基座,顶端固定连接到横杆,横杆至少从一轨道延伸到另一轨道;横杆上设置有两个施力装置,每个施力装置均对应到唯一的轨道,每个施力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到横杆、且底端能够抵靠所对应的轨道,施力装置能够通过其底端向对应的轨道施加压力;在施力装置的底部与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该校准设备能够对轨道衡进行校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衡的校准设备。
背景技术
轨道衡是称量列车车厢载重的衡器,图1示出了其常见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基座12’和位于基座12’上的两条平行设置的轨道11’,在基座12’和轨道11’之间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在两个轨道11’上压力传感器13’往往是对称部分的。在使用时,将待称重的列车车厢停靠在这两条轨道11’上,可以理解的是,车轮通常是位于列车车厢的两侧且对称分布,则可以将每个车轮均停在压力传感器13’的正上方,此时,该车轮就会通过轨道11’向压力传感器13’施加压力,则每个压力传感器13’所探测到的压力值的和就是该列车车厢的载重。
这里,由于列车的重量通常都比较重,即每个压力传感器13’需要能够城市数吨的压力,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用砝码来代替车轮,因此,砝码的重量也为数吨,这就造成一些问题,数吨的砝码所占的面积比较大,数吨的砝码的起吊非常的不方便,且在满量程时对压力传感器13’造成较大的冲击过载,极易损伤压力传感器13’。
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轨道衡的校准设备,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轨道衡的校准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轨道衡的校准设备,所述轨道衡包含基座以及位于所述基座上的两个平行设置的轨道,在轨道与基座之间设置有若干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校准设备包括:位于所述轨道衡上方的的若干支撑架构,所述支撑架构由竖杆和横杆组成,所述竖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到所述基座,顶端固定连接到所述横杆,所述横杆至少从一轨道延伸到另一轨道;所述横杆上设置有两个施力装置,每个施力装置均对应到唯一的轨道,每个施力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到所述横杆、且底端能够抵靠所对应的轨道,所述施力装置能够通过其底端向对应的轨道施加压力;在所述施力装置的底部与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力装置为液压缸。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缸设置有缸筒和活塞杆,所述缸筒能够推动活塞杆做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所述活塞杆的下端部能够抵靠所述轨道,所述缸筒连接到所述横杆。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缸筒与横杆之间设置有第三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处理器,用于接收并生成每个第一压力传感器所探测到的压力之和S1、每个第二压力传感器所探测到的压力之和S2、以及每个第三压力传感器所探测到的压力之和S3;且当S3与S1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则第一压力传感器发生错误或第三压力传感器发生错误;且当S2与S1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则第一压力传感器发生错误或第二压力传感器发生错误。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力装置的底端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凹槽,所述轨道伸入所述凹槽中,在凹槽的底面与轨道的上表面的之间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的底部固定连接到水平板,水平板与基座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在所述横杆上设置有红外测距仪,所述红外测距仪用于测试其与所述水平板之间的竖直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17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