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柔性电缆电芯的绞合制备系统与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2801.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5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林;林爱华;常城;张高洋;陆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峰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1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菊花 |
地址: | 2142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电缆 制备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电缆电芯的绞合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工作台(2)、控制器(3)、限位台(4)、基座(5)、出线机构(6)、限位机构(7)、绕包机构(8)和收线机构(9),其中:
所述工作台(2)固定设置于底座(1)顶部一端,所述控制器固定设置于工作台(2)上,所述限位台(4)固定设置于工作台(2)旁侧的底座(1)上,所述基座(5)固定设置于底座(1)顶部另一端,所述限位台(4)位于工作台(2)和基座(5)之间,所述出线机构(6)设置于工作台(2)上,且出线机构(6)由旋转组件(60)和放线装置(61)构成;
所述限位机构(7)设置于限位台(4)上,其中限位机构(7)由位于限位台顶部的调节组件(70)和一对限位组件(72)以及位于限位台侧边的传送组件(71)组成;
所述绕包机构(8)和收线机构(9)均位于基座(5)上,且绕包机构(8)位于限位台(4)和收线机构(9)之间;
所述绕包机构(8),固定设置于基座(5)上,包括搭载架(80)、第一电机(81)和缠绕装置(82),所述第一电机(81)和缠绕装置(82)均设置与搭载架(80)上;
其中,所述旋转组件(60)包括第二电机(601)、转轴(602)、旋转圆盘(603)、放线盘(604)和一对旋转座(605);
所述旋转座(605)的结构大小相同并且对称固定在工作台(2)上,所述转轴(60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60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圆盘(603)和放线盘(604)均位于对应旋转座(605)顶部;
所述转轴(602)分别穿过旋转圆盘(603)和放线盘(604),且转轴(602)与旋转圆盘(603)和放线盘(604)分别连接;
其中,每个旋转座(605)的顶部设有一道半圆槽(6050)以及在半圆槽(6050)内设置的凸形槽(6051);
所述旋转圆盘(603)和放线盘(604)的两侧外围均固定设有第一凸缘(6030);
所述第一凸缘(6030)通过凸形槽(6051)与对应旋转座(605)滑动连接;
所述放线盘(604)上对称设有两道线孔(6040),所述两道线孔(6040)内均设有线管(6041),固定设于对应线孔(6040)内;
其中,所述放线装置(61)由两组对称设置于旋转圆盘(603)侧面的放线组件(610)构成;
每组放线组件(610)包括绕柱(6100)、一对铰接座(6101)和芯线(6102):
铰接座(6101)固定设置于旋转圆盘(603)上;
绕柱(6100)转动设置于一对铰接座(6101)之间;
所述芯线(6102)一端围绕在绕柱(6100)上,且芯线(6102)的另一端穿过对应线管(6041)延伸至限位台(4)上;
其中,所述调节组件(70)包括调节座(700)、第一调节部(701)和压紧块(702);
所述调节座(700)固定设置于限位台(4)上;
所述调节座(700)侧部设有供芯线(6102)穿过的限位孔(7000);
调节座(700)顶部设有第一螺纹孔(7001),所述第一调节部(701)通过第一螺纹孔(7001)与调节座(700)螺纹连接;
所述压紧块(702)位于限位孔(7000)内,且第一调节部(701)的一端与压紧块(702)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传送组件(71)包括传送台(710)、第三电机(711)、传送皮带(712)和一对滚轮(713);
所述传送台(710)的两侧通过与限位台(4)固定连接;
所述一对滚轮(713)对称设置于传送台(710)的两端内部,且一对滚轮(713)的两端与传送台(710)均为转动连接;
所述传送皮带(712)套设与一对滚轮(713);
所述第三电机(711)固定设置于传送台(710)的一端侧面,且第三电机(711)的输出轴与对应滚轮(713)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搭载架(80)侧部设有圆孔(800),所述第一电机(81)固定设置于搭载架(80)的一侧;
所述缠绕装置(82)包括转盘(820)、包扎轮(821)、绝缘网(822)、驱动皮带(823)和四组飞轮组件(825),四组飞轮组件(825)呈环形对称设置于搭载架(80)的一侧;
其中,每组飞轮组件(825)包括转杆、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转杆一端穿过搭载架(80)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8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其余三组飞轮组件(825)中的转杆一端均与搭载架(8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对称固定设置于转杆的另一端,且第一飞轮和第二飞轮侧部外围均固定设有第二凸缘;
其中,所述缠绕装置(82)还包括多个限位杆,每个限位杆均位于两组飞轮组件(825)之间;
所述每个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搭载架(80)上,且每个限位杆的另一端均与第二飞轮齐平;
所述转盘(820)转动设置于四个第二飞轮的凸缘之间;
所述包扎轮(821)固定设置于转盘(820)的一侧;
所述驱动皮带(823)套设于四个第一飞轮凸缘之间;
所述绝缘网(822)的一端缠绕在包扎轮(821)上,且绝缘网(822)的另一端缠绕在两条芯线(610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峰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峰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28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