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2893.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威;杨子凡;任家兴;李王鑫;霍润科;田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沥青路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沥青面层(1),沥青面层(1)中均匀穿插有导热棒(4);沥青面层(1)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下面层(11)、中面层(12)及上面层(13);其中,上面层(13)采用热阻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导热棒(4)竖向埋设在下面层(11)、中面层(12)及上面层(1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热阻沥青混合料类型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热阻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热阻沥青混合料包括玄武岩粗集料、陶瓷粗集料、玄武岩细集料、矿粉及改性沥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陶瓷粗集料的粒径为4.75-9.5mm,陶瓷粗集料的体积占热阻沥青混合料中粒径为4.75-9.5mm的集料总体积的4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热棒(4)的直径为10-40mm,导热棒(4)的长度为10-16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导热棒(4)在沥青面层(1)中呈等间距布设、交错布设或错位布设,导热棒(4)的纵向间距不超过路面宽度的1/3;其中,导热棒(4)呈等间距布设时,相邻导热棒(4)的横向间距为10-15cm;导热棒(4)呈交错布设或错位布设时,导热棒(4)的横向间距为5-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下面层(11)采用粗粒式沥青混合料铺筑,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直径为26.5mm;中面层(12)采用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铺筑,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直径为19.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层(2)及底基层(3),底基层(3)、基层(2)及沥青面层(1)从下到上依次铺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及温度记录仪,温度传感器(5)的输出端与温度记录仪连接;下面层(11)与中面层(12)之间埋设有温度传感器(5);中面层(12)与上面层(13)之间埋设有温度传感器(5);上面层(13)的顶面埋设有温度传感器(5)。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道路等级要求,对道路基层进行施工;
步骤2、在道路基层上铺设下面层,下面层铺设完成后,在下面层上铺设中面层;
步骤3、中面层铺设完成后,按照导热棒的布设要求,在中面层上布设导热棒安装孔,并在导热棒安装孔中插入导热棒;
步骤4、导热棒施工完成后,在中面层上铺设上面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下面层铺设前在道路基层表面均匀喷涂透层油;中面层铺设前在下面层表面均匀喷涂粘层油;上面层铺设前在中面层表面均匀喷涂粘层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28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