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2893.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6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威;杨子凡;任家兴;李王鑫;霍润科;田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华 |
地址: | 71005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沥青路面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沥青面层,沥青面层中均匀穿插有导热棒;沥青面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下面层、中面层及上面层;其中,上面层采用热阻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导热棒竖向埋入下面层、中面层及上面层中;本发明通过在沥青面层中均匀穿插导热棒,上面层采用热阻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通过上面层的阻热和导热棒的导热,双重作用有效降低沥青路面的温度,减小温度梯度;同时,导热棒能够起到桩基的作用,有效提升路面结构的整体强度和高温抗变形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沥青路面已经成为高等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主要形式。由于沥青材料对温度较为敏感,在温度升高时易出现车辙等高温病害,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过高的沥青路面温度同样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之一;采取更加有效的技术措施降低路面温度,同时增强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对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降低沥青路面的温度,国内外学者提出了沥青路面热阻技术,通过采用导热系数更小的原材料或多孔材料,减小混合料的导热系数,减小进入路面内部的热量,进而实现路面温度的降低,包括:热阻磨耗层、热阻封层和多孔路面等;现有的热阻技术,在阻隔热量进入路面结构内部的同时,往往会使热量在路面表层蓄积,导致路面表层的温度升高;虽然路面结构内部温度降低,但直接承受车辆荷载的路面表层温度高,同时,单一热阻技术的降温效率低,导致路面结构整体的降温效率低,高温车辙病害仍未得到有效的解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热阻路面表面温度高,降温效率低,高温易发生变形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包括沥青面层,沥青面层中均匀穿插有导热棒;沥青面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的下面层、中面层及上面层;其中,上面层采用热阻沥青混合料铺筑而成,导热棒竖向埋设在下面层、中面层及上面层中。
进一步的,热阻沥青混合料类型为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热阻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热阻沥青混合料包括玄武岩粗集料、陶瓷粗集料、玄武岩细集料、矿粉及改性沥青。
进一步的,陶瓷粗集料的粒径为4.75-9.5mm,陶瓷粗集料的体积占热阻沥青混合料中粒径为4.75-9.5mm的集料总体积的40%-80%。
进一步的,导热棒的直径为10-40mm,导热棒的长度为10-16cm。
进一步的,导热棒在沥青面层中呈等间距布设、交错布设或错位布设,导热棒的纵向间距不超过路面宽度的1/3;其中,导热棒呈等间距布设时,相邻导热棒的横向间距为10-15cm;导热棒呈交错布设或错位布设时,导热棒的横向间距为5-10cm。
进一步的,下面层采用粗粒式沥青混合料铺筑,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直径为26.5mm;中面层采用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铺筑,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直径为19.0mm。
进一步的,还包括基层及底基层,底基层、基层及沥青面层从下到上依次铺设。
进一步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及温度记录仪,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温度记录仪连接;下面层与中面层之间埋设有温度传感器;中面层与上面层之间埋设有温度传感器;上面层的顶面埋设有温度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降温沥青路面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道路等级要求,对道路基层进行施工;
步骤2、在道路基层上铺设下面层,下面层铺设完成后,在下面层上铺设中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28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