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合抗原受体纳米抗体外泌体及其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6253.3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梅;段莉;徐晓;梁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吴彩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合 抗原 受体 纳米 抗体 外泌体 及其 纯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嵌合抗原受体纳米抗体外泌体,该外泌体为CAR‑NB‑exo,具体的其表面包括有三种抗体,第一种抗体为CD3抗体,第二种为CD33抗体,第三种为PD‑L1纳米抗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嵌合抗原受体纳米抗体外泌体的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转染后第3和6天收集用表达构建体转染的Expi293细胞的培养基;步骤二:通过差速离心和超速离心分离CAR‑NB‑exo;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产生的双重靶向T细胞CD3和CD33能够结合T细胞表面和癌细胞,同时PD‑L1纳米抗体能起到阻断癌细胞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从而可以大量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嵌合抗原受体纳米抗体外泌体及其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外泌体为细胞分泌物,是指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1983年,外泌体首次于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1987年Johnstone将其命名为“exosome”。多种细胞在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均可分泌外泌体。其主要来源于细胞内溶酶体微粒内陷形成的多囊泡体,经多囊泡体外膜与细胞膜融合后释放到胞外基质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外泌体的平台技术可以被开发形成疾病的治疗方法,能够很好的治疗当前技术下传统药物无法治疗的疾病,例如,癌症,而外泌体技术在实际应用时还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其效果不稳定,癌细胞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会让癌细胞能够躲过身体免疫系统的检查导致治疗效果大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合抗原受体纳米抗体外泌体及其纯化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嵌合抗原受体纳米抗体外泌体,该外泌体为CAR-NB-exo,具体的其表面包括有三种抗体,第一种抗体为CD3抗体,第二种为CD33抗体,第三种为PD-L1纳米抗体。
优选的,所述CD3抗体能特异针对人T细胞表面。
优选的,所述CD33抗体为纳米抗体,CD33抗体特异识别急性髓样白血病细胞表面。
一种嵌合抗原受体纳米抗体外泌体的纯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转染后第3和6天收集用表达构建体转染的Expi293细胞的培养基;
步骤二:通过差速离心和超速离心分离CAR-NB-exo;
1)、将细胞培养物以90g离心在4度下离心10分钟沉淀出悬浮细胞;
2)、收集的上清液然后以4,000g离心30分钟;
3)、然后以24,000g离心在4度下离心60分钟;
4)、然后以200,000g超速离心;
5)、将外泌体沉淀用PBS洗涤一次,重悬于PBS,并用0.2毫米滤镜过滤,即可获得纯化后的外泌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产生的双重靶向T细胞CD3和CD33能够结合T细胞表面和癌细胞,同时PD-L1纳米抗体能起到阻断癌细胞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从而可以大量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泌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62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涡流烟气除雾收水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在线型材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