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上料搓丝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2353.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6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束驰恒;刘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9/02 | 分类号: | B21H9/02;B21H3/06 |
代理公司: | 苏州根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上料搓丝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搓丝设备,它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框架;上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传送带组件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用于夹取所述传送带组件上物料的上料组件;转移结构,所述转移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龙门组件、设置在所述龙门组件上的旋转抬升组件以及与所述旋转抬升组件相连的夹取组件,所述旋转抬升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穿设在所述从动齿轮上的升降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升降轴端部的万向端轴承、本发明自动上料搓丝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多工位可保证上料与搓丝工艺同步进行,节省时间,搓丝效率高,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料搓丝设备。
背景技术
搓丝是两搓板作相对运动时,使其间的坯料轧成螺旋状的沟槽的加工方法。搓丝通常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利用搓丝工艺制作的产品以螺丝、电机轴、蜗杆等居多。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搓丝设备只有当上一根电机轴搓丝工艺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根电机轴的转移搓丝工作,前后时间间隔太大,搓丝效率低,浪费时间,浪费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动上料搓丝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料搓丝设备,它包括: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板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框架;
上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传送带组件以及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用于夹取所述传送带组件上物料的上料组件;
转移结构,所述转移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龙门组件、设置在所述龙门组件上的旋转抬升组件以及与所述旋转抬升组件相连的夹取组件,所述旋转抬升组件包括壳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穿设在所述从动齿轮上的升降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升降轴端部的万向端轴承、与所述万向端轴承相连的万向轴以及固定在所述升降轴端部的固定盘,所述夹取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盘下表面的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两端部的角板、固定在所述角板相背一侧的第二手指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手指气缸外侧的第二夹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万向轴相连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相连且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送料结构,所述送料结构包括固定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工作台、固定在所述工作台前端与尾端的接料块和支撑块、同轴布置在所述接料块两侧且配合使用的对中块与顶杆、所述顶杆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且用于推动所述工作台移动的第三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顶杆相连且用于带动其移动的推动气缸。
优化地,所述传送带组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底上的挡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每块所述挡板上的辊轴、绕设在所述辊轴的传送带以及任一所述辊轴端部相连且用于带动其转动的第一电机。
优化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的滑台气缸、与所述滑台气缸相连的旋转气缸、安装在所述旋转气缸上的第一手指气缸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手指气缸外侧的第一夹板。
优化地,所述龙门组件包括间隔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柱、套设在所述支撑柱底部的导杆架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撑柱顶部的第一支撑板。
优化地,所述送料结构还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滑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工作台固定在所述滑块上。
优化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升降气缸,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23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全干补偿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船舶使用岸电的自动连接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