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型的三甘醇脱水装置及脱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2552.8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19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兆伟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B01D53/00;C10L3/1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荆晓红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甘醇 脱水 装置 工艺 | ||
1.一种节能环保型的三甘醇脱水装置,包括吸收塔(1),所述吸收塔(1)塔底管线通过甘醇泵(2)连接再生塔顶冷凝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塔顶冷凝器(3)塔顶换热后的甘醇溶液管线连接排放气冷却系统(13)、超重力分离缓冲系统(15);超重力分离缓冲系统(15)的甘醇出口(59)管线连接闪蒸罐(4);闪蒸罐(4)罐底管线连接过滤器、换热器、再生塔(8)及重沸器(9)、甘醇贫液缓冲罐(11);甘醇贫液缓冲罐(11)罐底管线通过气体/甘醇换热器(12)连接吸收塔(1)塔顶侧面管线;再生塔(8)塔顶出口管线连接排放气冷却系统(13)塔顶进口管线;
所述排放气冷却系统(13)包括冷却外管(19)、冷却内管(21)、缓冲罐(31);冷却外管(19)中心装有冷却内管(21);冷却外管(19)顶部开口为排放气进口(16);冷却外管(19)外壁有外翅片(20);冷却内管(21)顶部穿过冷却外管(19)外壁的弯头开口端为甘醇出口(17);冷却内管(21)外壁中、上部有内翅片(22);冷却外管(19)、冷却内管(21)下端通过缓冲罐(31)顶部中心穿入缓冲罐(31),缓冲罐(31)外部设置有罐体保温壳(32);缓冲罐底部开有液体出口(30),冷却内管(21)底部穿过缓冲罐(31)外壁的弯头开口端为甘醇进口(33);缓冲罐(31)上部开有气体出口(25);甘醇出口(17)连接超重力分离缓冲系统(15)下部甘醇进口(58);气体出口(25)连接真空压缩机组系统(14)气体进口管线(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型的三甘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重力分离缓冲系统(15)包括罐体(62),所述罐体(62)右端上部连接气液分离段主体,分离段主体上部接有气体进口(51),气体进口(51)连接方型超重力分离旋管,方型超重力分离旋管(52)内壁上分布若干排气孔(53);罐体(62)内左端装有精细分离除雾组件(63),精细分离除雾组件(63)对应罐体上开有气体出口(64),气体出口(64)与背压阀(65)相连,气体出口(64)下部罐体上开有液体出口(68);罐体(62)右端下部设有甘醇进口(58)、甘醇出口(59);罐体右侧下部装有甘醇换热盘管(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型的三甘醇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压缩机组系统(14),包括增压泵(78)、增压缸46;增压泵(78)一端通过阀门(79)与液体进口(80)相连,另一端通过高压液进口(77)与进液腔体(73)相连;进液腔体(73)右侧内壁为双曲线结构,与扩压管(75)小直径端相连,进液腔体(73)左侧通过密封环与进气腔体(71)相连;进气腔体(71)右侧端口伸入进液腔体(73)内,进气腔体(71)右侧端口为8-15°收缩角的喷口,与进液腔体(73)右侧之间的空间为环隙空间(74);进气腔体(74)左侧上部与电动推杆(72)相连,左侧中部通过密封环与气体进口管线(70)相连;气体进口管线(70)左侧端口处连接真空压力变送器(69);电动推杆(72)固定在进液腔体(73)及扩压管(75)上;扩压管(75)扩张角为6-10°长度为其小口直径的3-8倍,扩压管(75)大直径端与混合液出口(76)相连;增压泵(78)、阀门(79)固定在橇座(81)上;
所述增压缸(46)缸体外端左右两侧分别连接管线,左侧管线上侧有补气口(47),左侧管线出口为气体进口(34),右侧管线上开有气体出口(35);补气口(47)通过真空压力变送器(49)、补气阀(48)与进气出口(35)联通;增压缸(46)通过单向阀分别与气体进口(34)、气体出口(35)相通;位于增压缸(46)内的增压活塞(45)通过活塞杆(44)与位于动力缸(42)内的动力活塞(43)连接;动力缸(42)缸体左侧连接两条管线端头分别为驱动气进口(37)、驱动气出口(36),驱动气进口(37)管线上连接调速阀(38);动力缸(42)通过单向阀和调速阀(38)与驱动气进口(37)相通,动力缸(42)通过单向阀与驱动气出口(36)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兆伟,未经张兆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25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