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氧化微环境的ROS响应性仿生纳米粒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4312.1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5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杨菁;梁晓玉;李轩领;李慧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31/10;A61K31/155;A61K31/40;A61K31/405;A61K31/616;A61K47/46;A61K47/34;A61P3/00;A61P3/06;A61P29/00;A61P3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陆艺 |
地址: | 30019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氧化 环境 ros 响应 仿生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氧化微环境的ROS响应性仿生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将细胞浸于低渗溶液中,离心,超声,冻干,得到纳米级细胞膜;将药物制成溶液一,将ROS响应性的聚合物材料制成溶液二,在超声的同时,将溶液一滴加到溶液二中得混合液;在容器中加入乳化剂水溶液,纳米级细胞膜,超声滴入混合液中;挥发溶剂,离心,水洗,冷冻干燥,即得。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ROS响应灵敏度高,降低ROS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病理微环境。本发明的纳米粒能被巨噬细胞更多地吞噬,且减少细胞内过量的ROS及炎症因子表达,生物利用度高。动物实验证明了纳米粒相比游离药物有更好的疾病治疗效果,显示了其增效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氧化微环境的ROS响应性仿生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纳米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氧(ROS)调节细胞内稳态,并作为细胞功能障碍的主要调节剂参与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与炎症信号和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糖尿病、炎症性疾病,与氧化还原平衡改变有关。ROS作为炎症信号的中枢调节器,特别是在NF-κB活化和炎症体信号传导方面有调节作用。典型的NF-κB信号转导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和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动物研究明确表明ROS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干预的一个可行靶点。然而,临床试验的结果并不理想。大多数抗氧化剂试验都是用各种维生素(A、C和E)进行的。现有技术存在抗氧化剂ROS响应性灵敏度低的局限性,也无法通过组织抗氧化有效清除ROS。
普罗布考、他汀类等药物,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但这些药物很难被吸收,生物利用度小于10%。因此,无法产生明显的疗效,其临床应用也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氧化微环境的ROS响应性仿生纳米粒。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氧化微环境的ROS响应性仿生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改善氧化微环境的ROS响应性仿生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细胞浸于低渗溶液中10-60min,离心,用低渗溶液洗涤3-6次,去除细胞内容物,冰浴条件下10%-30%剪切率超声探头超声5-30min,冻干,得到纳米级细胞膜;
(2)按比例,将5-50mg药物溶于0.1-0.5mL第一种溶剂中,得到溶液一,将50-300mgROS响应性的聚合物材料溶于1-5mL第二种溶剂中,得到溶液二,在冰浴条件下10%-30%剪切率超声探头超声3-10min;在超声的同时,将溶液一滴加到溶液二中;
(3)按比例,在容器中加入10-30mL质量浓度为0.1%-5%的乳化剂水溶液,再加入5-30mg步骤(1)获得的纳米级细胞膜,在冰浴条件下10%-30%剪切率超声探头超声10-20min;在超声的同时,滴入步骤(2)获得的液体;
(4)挥发溶剂,在15000-30000rpm条件下,离心15-40min,蒸馏水洗涤3-6次并冷冻干燥,得到一种改善氧化微环境的ROS响应性仿生纳米粒。
细胞优选红细胞、血小板、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B细胞或内皮细胞。
低渗溶液优选0.25×生理盐水或0.25×0.01M、pH=7.4的PBS。
药物优选普罗布考、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二甲双胍或吲哚美辛,还可以选用其它的与炎症信号和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疾病的治疗药物。
第一种溶剂为二氯甲烷、丙酮、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水、乙醇和甲醇中至少一种。
第二种溶剂为二氯甲烷、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和乙酸乙酯中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4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