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用全铝散热器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5206.5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8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林;雷伟征;胡元贵;胡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贵州省毕节市精工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235 | 分类号: | B23K9/235;B23K9/16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龙超峰 |
地址: | 5517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全铝 散热器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用全铝散热器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上箱体、下箱体、散热隔片和焊丝,上箱体与下箱体底部设有凸筋,凸筋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的长度小于散热隔片的长度;对焊丝依次进行烘培处理、保温处理;将上箱体开口端与下箱体开口端叠合后使散热隔片两端对应抵靠在限位孔孔口处;待环境温度达到特征温度以上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法使上箱体、下箱体和散热隔片焊接为一体。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焊接前对焊丝进行烘培、保温等预处理,使焊丝以内含有的水分充分蒸发,提升了焊接质量,通过将焊缝位置设置在外部,改善了焊接操作空间,便于焊接和维护,散热隔片两端通过凸筋定位,提升了安装位置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用全铝散热器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并且是现今最常用的代步工具。汽车使用时会产生热量,必须有汽车散热器进行工作,利用冷却液在散热器内流动,空气从散热器外高速流过,冷却液和空气通过散热器芯体进行热量交换来达到降温,但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又难免会有震动,而现今市面上的汽车散热器大多采用普通焊接技术焊接,焊接处的刚性差,稳定性不足,甚至有可能造成水室漏水。例如公开号为:“CN109175743A”,公开了一种带双通水室的全铝汽车散热器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整体的水室放入下盖板的水室放置槽内,将分流隔片底端的固定卡块对准固定卡槽固定安装,根据汽车分流隔片和下盖板的材质采用准备焊丝焊剂,焊丝就去污、油、锈等物,用钎焊的方法焊接,焊件和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将分流隔片和水室焊接一体,将水室分隔成进水室和出水室,用水室盖板将水室顶端盖住并用满焊方法焊接一体,然而,采用该专利文献的技术方案,虽然通过满焊提高了水室密封效果,但是分流隔片与水室焊接接缝大多数位于水室内部,操作空间十分有限,不易于焊接,并且不便于维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全铝散热器焊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用全铝散热器焊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提供上箱体、下箱体和多块散热隔片,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均一端开口,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底部均设置有多根凸筋,所述凸筋上设置有连通所述上箱体或下箱体的内部与外部的限位孔,所述散热隔片数量与所述上箱体或下箱体上凸筋的数量相等并且所述限位孔的长度小于所述散热隔片的长度;
步骤二:提供若干根焊丝,对所述焊丝依次进行烘培处理、保温处理;
步骤三:先将步骤一中所述散热隔片的一端逐一对应地放置于所述下箱体的凸筋上相应的限位孔孔口处,再将步骤一中所述上箱体开口端边沿通过采用销钉与所述下箱体开口端边沿叠合连接在一起,并且使所述散热隔片的另一端对应抵靠在所述上箱体的凸筋上相应的限位孔孔口处;
步骤四:待周边环境温度达到特征温度以上时,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使所述焊丝熔化后分别填塞于所述上箱体与下箱体叠合连接处、以及所述散热隔片与限位孔孔口连接处形成焊缝后,使所述上箱体、下箱体和散热隔片焊接为一体。
所述焊丝的材质为钎丝。
所述车用全铝散热器焊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所述上箱体开口端边沿、下箱体开口端边沿修磨出坡口,当将所述上箱体开口端边沿通过采用销钉与所述下箱体开口端边沿叠合连接在一起时,使所述焊丝熔化后分别填塞于彼此相对対置的坡口内。
所述坡口宽度不小于3mm。
所述焊丝烘培温度为300-350℃,烘培持续时间为2h。
所述焊丝保温100-150℃,保温持续时间为1h-2h。
所述特征温度为2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贵州省毕节市精工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毕节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贵州省毕节市精工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52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